
山深闻布谷
昨天,市台播出一条画面新闻,介绍L县中赵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三年改变了面貌,由落后村一跃而成为先进村。这是条很好的新闻线索,值得做深度报道。一大早,我拉上摄影搭档老丁,驱车赶往中赵村。中赵村位于L
昨天,市台播出一条画面新闻,介绍L县中赵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三年改变了面貌,由落后村一跃而成为先进村。这是条很好的新闻线索,值得做深度报道。一大早,我拉上摄影搭档老丁,驱车赶往中赵村。中赵村位于L县西北部,与Q县接壤,典型的山老区,交通不便,饮水困难,多数农户住的还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盖的小平房,至今已30多年,显得破旧、低矮、阴暗潮湿。这县人均生活水平已超过7000元,可2008年,这村人均生活水平还不到800元。这村四面环山,除栽有少量果树,有荒山面积约在万亩以上。一到雨季,水冲石头走,满沟乱水流;一到旱季,十年九不雨,老天渴死牛。这县多次派出工作队驻村解决问题,可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一直得不到有效地处理。上级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外界观感也不满意,都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还有这样的老古董,成为笑话。
2006年,L县委派出一名姓刘的老干部带了两名大学生,进驻该村,进行帮扶活动,也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没想到,工作队铁了心,非把这村变个样不可。三年下来,10几里的水泥路修通了;解决全村人吃水问题的深水井打成了;村委会的大院建好了;绿化万亩荒山的鱼鳞坑挖出来了;家家的电灯亮了;据说最近省里的老促会已经申请成功,计划由国家支持山老区建设经费中下拨一个亿,全部投入该村的旧房改造,建成该县第一个别墅村。这都跟梦话一样,我几乎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跟县里的领导一问,果有其事,只是具体什么时候下拨,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我问三年突发这么大的变化,是不是包村干部大富翁,为了捞取政治名声,做的政治投资?县领导笑了,说大记者真会联想,我们那位老刘虽说吃穿不愁,但家境比一般的干部并不富裕,是典型的工薪阶层,哪有闲钱做这么大的投资?再说老刘都已经年过半百,搞政治投资,傻吧你?我还有一个问题没弄清楚,那又修路又打井的,哪一样不需要投资,这钱从哪里来?县领导说,这就是中赵村的优势,原来我们谁都没有开发出来,老刘一下子就挖掘出来了!这就是老刘的独特之处。
原来,这小村别看不大,过去可是个著名的抗日堡垒村,李运昌、李楚离、姚依林、钟子云等一大批国家高级干部都在这里长期战斗过,生活过。老刘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积极要求上级支持,并且亲自带领群众寻找致富门路,获得了百姓信任,才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举摘掉了中赵贫穷落后的帽子。
中赵村四面环山,村子就建在山里的那块小盆地上,部分户建在山坡上,看上去鳞次栉比,很有层次感。这里那里点缀着几树桃花,给小村带来生机。有一种很好听的鸟鸣,在大山深处不停地回荡着,老丁说亏你还总瞎写这鸟那鸟,这就是布谷鸟,它在催促人们赶紧种地呢,别耽误了季节!
好哇,我虽然还没有见到老刘,但我已经听到了老刘的故事,老刘和他的那两名大学生,不正象这给山村送来春天的布谷么!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