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伊春

小城伊春

纂临散文2025-10-31 21:48:28
伊春是个小城,我总这么感觉,我觉得抬头便可以观山,俯首便可以赏荷,稍一起步,一条街便到了尽头,目光所到之处尽是古朴中透着的清雅。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我甚至还会想,尽头有什么呀?当时正是夏日,当然是一怀盛开得正烈的花,或者是一片讨喜的民宅,这民宅一定是有致的排列在半山腰上,看着便会想起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样的诗句,安静中有着烟火气息的热闹。
要知道,单这一个小字,便透尽了城的万般景致和婀娜。
但城却并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小,街道宽广,行人和车辆稀稀落落的,楼都不高,我居住的兴安塔宾馆出门向右侧一直走,坐了车子到中心地带也要十多分钟,中心地带自是市井繁华之地,众多商业店铺拥挤在一处,林林总总的贩卖着它们的营生。
这里兜售山货的店铺居多,进得里面,便会有温和的店主人对你介绍这些山特产的品行、种类、好坏,他们只是在介绍着,却并不介意你是否购买,那种语调,那种望着你的眼神,那种敦厚的个性,有种智者的味道,看尽世间荣辱兴衰,落脚在一处,过的不过都是日子罢了,既然过日子看的便是一种心气,一种态度,一种删繁就简的过程而已。
这是所有伊春人散淡的一种生活方式,小城虽然是城市,但生活节奏缓慢,几乎看不到往来匆忙的车辆和熙熙攘攘的行人,也没什么上下班的高峰期。日子就是这样一成不变的走着,成为历史也好,走向未来也罢,好像和这座小城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我喜欢这种散漫的把时光过薄的样子,安静的光阴在门外流淌,而室内,是静止的。
逛了几家这样的店铺,最后我只买了一瓶蓝莓果汁,十块钱,可爱的女店主一再说,你要好好尝尝,真的好喝,伊春是蓝莓之乡,这饮品都是纯的,好喝着呢!
看她低声顺气的眉眼儿,哪里有不相信她说的话呢?所以,出来的时候多少有点儿囧,总觉得只买了这一点子东西,愧对了女店主这聊天时的盛情,菲薄了一段初相识的情谊。可是也没办法,学习尚未结束,想买的东西也多,却不知道买了以后,啰里啰嗦的该归置到何处。便在心里偷偷留下承诺,回家的时候一定回来这里,一是看下这初识的旧人,二是购置回去带给亲人们的礼品。
这是向西走,若出了宾馆大门朝东,那一帘山色便落在眼里了。这么说又是错的,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城,站在街角,轻轻的转三百六十度,眼睛里皆是起伏的山峦,层林叠嶂,郁郁葱葱。不过是东面这帘山色距离小城相对要近好多,那山色仿佛便挂了眼前一样。
这是一个风轻云淡的地方,房前栽花,屋后拥柳,开门便是一片苍翠的青山,生活在这里是在修行着的。
我一直觉得,一座小城,如果有山可以相依,这小城和城里的人是幸福的,若这山上又尽是盘根错节原始苍凉的树,那这小城和小城里的人就是幸运的了。他们不用担心现代化建设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依然可以每天沐浴在阳光下,徜徉在绿风里,欣然的往返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多好。
从伊春回来以后,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若是需要寻一个地方终老的话,那就选伊春吧!因为它不但有山可以相依,还有潺潺的流水可以依傍,母亲河汤旺河昼夜不息的在这座小城流淌,就像神秘的小兴安岭贯穿小城全境静静的守护它一样,汤旺河也在用自己柔美而风韵的身体默默滋润着小城中的一切。
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美,到处都充满了灵气,花开的分外精神,叶也透着翠色的光亮,就是人,一个个都水灵灵的,像极了那脆生生的洗干净了的藕。
我第一天初到小城,穿了到脚踝的长裙,上身一件白色背心外面着了棉加丝的开衫,正是暑气难消的盛夏,可是,我过来时我的一位朋友却让我加件衣服,有些将信将疑,但依然照做了,结果,下车那阵阵凉风吹来时我才知道,朋友说的是正确的,我这身略似早秋的衣服在伊春小城落过雨的清晨,是再适合不过的装束了。
这样的小城,如避暑山庄一样,盛夏里来这里待上一两个月,是对自己最大的照顾。
到了宾馆,因为这里丰富的负氧离子竟睡了好一个大觉,真的是醉氧了,眼睛都睁不开,只想多睡一会儿。
去小城南山公园时逢上了雨,那时候还没到半山腰,附近刚好有一个山庄,我只能这么说,因为那建筑貌似山庄,可是却没看见开放,也没见到一个人。站下飞起的檐角下,看着眼前这突然而来的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几个字一下子闪现在眼前。真的是一场山雨的,却没有那可以洞穿满楼的风声。
说也奇怪,住在这山里,守着这小城,心思是宁静的,和这里的时光一样,不紧不慢,缓缓行着。而这里的雨,说来便来,本来早上还是碧瓦晴空的,只有几大朵白云在空中飘着,因为云的白更突兀了天空的蓝。可是,午饭刚过,窗外便传来了雷声,接着便是瓢泼般的雨水。只一阵,在我们还不曾想去关注外面的天气时,太阳又出来了。这山里的雨真成了变脸的娃娃,说哭便哭呢!
听当地老人们说,这山里,也就是五营森林公园深处有一棵神树,神树附近有一眼泉水,神树有八百多年历史了,据说在神树身上发生了很多神奇的故事,说这神树可以显灵,在当地很多人的身上都验证了。当然,这都是一些以讹传讹的故事,既然是故事,也就只是故事了。但也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故事,才给这座美丽的小城,给小城外这片原始而广袤的森林增添了无限的神秘,小城便愈加的可爱而有传奇韵味了。
但这泉水却不知道有有多久了,总之,这树守着这山,这泉又守着这树,小城的人们便一辈辈的生活下来。
为了这树这泉,在五营森林公园那条蜿蜒逶迤的水泥山路上,我一直走了很远,又下了土路才寻到。
树被一个木头搭起来的台子圈着,很大的树冠撑在天上,树身也要几搂粗,那台子很有点儿唱戏的戏台的感觉,四外从台子顶端又拉下来很多线,线上贴着经幡样儿的彩纸,看着仿若有了巫气,让人不自觉的想起那些个生活在丛林深处的部族,或者民族,有的会着蛊术,有的又吃活人,想想都很骇人。
我在神树正前方像模像样儿的许了个愿,然后转身去寻那眼泉。
其实也不知道那水是否是泉眼流出来的,在神树不远的地方发现很小的一线水在地上流着,很细的一条水线,却找不到水的出处。我用那水润了润脸,洗了下眼睛,权当是泉眼中的水,或者是端午节早上的露水了。
也去了小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