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宋词

千年的宋词

蠋绣散文2025-07-27 16:06:48
也许是生活在开封的缘故,也许开封是宋词的发源地,也许宋词有着百读不厌的诱人之处,所以我对宋词一向是情有独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便疯狂地买起有关
也许是生活在开封的缘故,也许开封是宋词的发源地,也许宋词有着百读不厌的诱人之处,所以我对宋词一向是情有独钟。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便疯狂地买起有关宋词的书籍来。每天在闲暇之余读上一首或一阕,心中就会有着无限的惬意,直至今日,仍旧痴心不改地对宋词拥有那份痴迷和眷恋。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宋词三百首》,展开一卷宋词,便觉有缕缕袭人的暗香绵绵而来。
在蓦然回首间,与宋词邂逅。于是我穿越长长的时间隧道走进宋朝,与宋词进行一次面对面地浏览,让心灵进行一次轻松地散步,让灵魂进行一次的跨越朝代的旅行。
宋词是一颗夜明珠,历尽千年岁月仍熠熠闪光。它是一块玲珑剔透的水晶,超越千年的沧桑倾诉着至纯至美的真情;它是一块温润的碧玉,透过斑驳的岁月放射出脉脉的荧光。它更像是一坛老酒,愈陈就愈酝酿出令人迷醉的醇香;它又像是一杯清茶,随着热气散发着似有若无的袅袅清香。读着读着,蓦然发现这错落有致的词句就像泼撒的墨水,慢慢洇透了我的灵魂。从一行行宋词里斟一杯浊酒,我看到杯中盛满的确是离人的眼泪,从一页页词句间读数曲离歌,却怎么也唱不尽人间千般的幽怨、万般的痴情。
我仿佛看到:那些诗人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衣袂飘飘,风姿万千。每当他们一行行一阕阕地写完一首首诗词,汴京城里所有的酒肆茶楼里,便飘出那些柔情韵律的天籁之声,偌大的都城处处轻歌曼舞,有谁说那不是国富民强所带来文化繁荣呢?如今虽然宋王朝早已消失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里,而宋朝那些文人处心积虑吟写的宋词小令,却能通古博今。如一朵深夜独自绽放的花朵,静静释放出冰清玉洁的忧伤,凝聚了许多文人词客的心血和一世情愁,也辉映出大宋江山繁华和没落的剪影。
常常在寂寞的夜里,独自站在阳台上,轻轻开启窗子,冬夜里刺骨的冷风,让我更多了一层深深的寂寞。寂寞如风,心事飘零,随风飞到那遥远的天际,带着隽永宋词里那诱人的浪漫飞扬。
看多了发黄的词卷里那些灵秀婉约的佳句,我这寻梦的人也有几分倦意。于是伏在一阕阕宋词之上,如梦呓般的轻声吟诵着诗意盎然的宋词小令。更多的时候我是静静地坐在寂寥的灯下,轻轻翻动那本宋词,真正的用心去品味宋词的抑扬顿挫,品味宋词优雅的意境,品味宋词凄清的婉约,品味宋词的荡气回肠。
我知道: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意境优雅深邃才是它的魅力所在。谁都知道,宋词以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朵奇葩。因为宋词是采用格律诗的形式,读起来就让人回味无穷。我从接触到宋词至今对它都很入迷,我的枕边一直放着一本《宋词三百首》,在万籁寂静的夜晚读一读这些优美的词句,每读一首都是一次美的享受。
我喜欢宋词,总是流连于辞赋的婉约和豪放之间,应该这样说,凄美婉转、愁绪波澜,是宋词婉约的主题。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的诗词气度恢弘,国事家事、民生疾苦、追古怀今等题材无不在词中体现,表现出不拘一格的豪放风格。婉约派是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他们多以个人情思,离别愁绪为题材,追求音韵的和谐,格律的完善。因此,其风格清丽、委婉、伤感,追求的是意蕴、含蓄、婉约。
宋词最初触动我心灵深处的,正是以它的缠绵和伤感,也许因为词牌名规定了它的形式,读来似乎更随意、更容易上口,犹如散文诗一样,读后感觉美不胜收。只有宋朝这样雍容华贵的朝代,才能产生这样直逼心灵的作品。
一卷宋词在手,嗅着油墨的清香,默诵着韵律优雅的宋词,心中那份愉悦如饮甘饴的美酒。刹那间,我感觉到心静如止水,生活的情趣在内心深处渐渐堆积。那些寻觅了千年的轮回,那些相望了万年的心思,都会随着流水,随着落叶,随着岁月回归。走过的是风景,留下的永远都是看风景的心情,生命中的每一次放下,都是另一段生活的起跑线。
夜总是在一个人的独坐里勾画着寂寞心跳,和着宋词的韵律,平平仄仄的氤氲,深深浅浅的悸动着。也许是浸润了千年的词句可以轻易穿透长夜里的孤寂,生长出婉约的韵致。于是,我走出泪痕斑斑的书页,心却被页间的万缕柔情系住,再也不知归期。
总觉得古代的人情感,要比现代人丰富许多,一次离别,一生感慨。他们把生活中的每一种心情,都写就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美词佳句,我甚至奇怪连古代的男子,写出来的诗句也都具有女子般婉约细腻的心思。
再回眸,万千繁华已落尽。大宋王朝,一个华丽的转身后,它的背影后在留下繁华的同时,也留下了被一个外来民族铁蹄践踏后的屈辱。但更重的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璀璨夺目的宋词。
千年的宋词,那种气韵,那种凝重与低沉,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在这空虚浮燥的年代,宋词就像是被不停搓揉的花瓣,在落花流水的岁月中,日渐被人们遗忘。再优雅也只能沉睡在书本之中,像是一只飞起就不再回转的惊鸿。世事沧桑,那些让无数写诗填词的人凝结了多少愁肠的名词佳句,那些神来之笔极致的诗词,那些世外清音的韵律,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被人为地束之高阁。
我知道: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它又是一顶金光灿灿的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慨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也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有春光乍泄的蝶恋花,更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捧出这部宝典,我能感觉到它的份量,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一个朝代的缩影;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一幅锦绣江山画卷,也是一帧宫庭王朝的荣辱沉浮图案。它的大漠孤烟和塞外的鼓角争鸣,它的缱绻缠绵和金风玉露的相逢,不但婉约与豪放共存,同时也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
我无法想象,不知道怎会忘乎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