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时间总比花开的时间长

等待的时间总比花开的时间长

鹊语散文2025-10-21 17:40:31
有一种现象让我觉得非常得奇怪,“等待”总比“等待的结果”所用的时间长。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谓“千年等一回”,真的是等得好辛苦,这“等待”的“产入”与“等待结果”的“产出”相比,其
有一种现象让我觉得非常得奇怪,“等待”总比“等待的结果”所用的时间长。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谓“千年等一回”,真的是等得好辛苦,这“等待”的“产入”与“等待结果”的“产出”相比,其成本是巨大的。
去火车站接人,那是一趟常常晚点的车,正点抵达的时间是9:59分,单位很多人接过那趟车,迄今为止是百分之百地没有正点接到过人,但是我们还是正点之前赶到,有谁敢保证它今天就不正点抵达?但是今天它确确实实又没有正点抵达。
看电子屏,显示临时晚点到10:09分,我们想稍等一会也不会有多大问题,可是,电子屏很快又显示,10:25才能抵达,之后又变成10:45、11:00,11:00的时候有大量的人流从出站口涌出,前去寻问,并不是我们要接的那辆车。等到这一波人消失后,才终于看到一群人向出站口走来,打听清楚是要接的那辆车。
站在出站口处,我紧张地看着每一张旅客的脸,因为要接的人只有我见过一两次。和我站在一起接站的人不少,我不时听到身边的人惊呼,向走来的某人招手,然后从我的身边消失,而我却一直这么站着,直到身边只剩下几个人,我还是没有看见我要接的人,会不会看走眼了?我没有别的选择,继续这么等待着,等到几乎有点绝望的时候,要接的人突然出现在出站口……我相信很多人都接过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接的人总是早早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要接的人却迟迟不露面,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在那不经意的几分种,这真令人惊讶,为什么“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前一段时间抓紧做完了我继续教育需要完成的论文,其实这篇论文从2002年我开始进修学业时就可以动笔,但是2002年我觉得自己刚开始学习,很多东西不懂不可以随便去选择一个题目,之后的一两年又觉得边工作边学习,如果再做论文那实再是没精力,还是先准备一些资料吧,再后来课程结束了,工作加上儿子的事,觉得分不了身,可是论文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心上,我想,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再说……就这样一拖再拖,越拖越觉得困难,竟然拖了近五年!等到今年上半年学校向几个没有做论文的人发出最后通牒后,我们才不得已提起了笔……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论文答辩在另一个城市,当我们从论文答辩会下来返回我们生活的城市时,另一位同学和我同车。那时是黄昏,我们感到了莫大的轻松,虽然我们的论文还要经过一关专家“盲审”,它最后的命运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已尽了自己的努力。我们说,早知做完论文这样得轻松,何不早一点做完早一点轻松呢?是呀,其实真正做论文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拖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拖的时间是一种等待的时间,等待着一种结果,要么努力完成,要么被宣布彻底放弃,可是,这个结果却这么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其间折磨着我们每一次想像它时的每一根神经。同学笑说着他的经历,每一个五一、十一长假,朋友或家人约了去旅游,都说,不行,不行,我还要写论文呢。每一个长假过后,还是一字未提。他说,假也没休好,论文也没写,简直是一种长期的无奈的痛苦呀。但是,现在看来逼着做了,不也是做完了吗?所以以后不管干什么事,一定要趁早抓紧,不能等到最后。他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练车,驾照拿了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练车,这次回去就开始练车。
前两天见他时,显然他还是没有练车,因为他继续说,下边的任务是该练车了。我窃笑,他已经是第二次对我说这话了,这一次与上一次的时间已相隔一个月了,他又一次站在那里等待了,也许要过好长一段时间,他才会开始他的下一个任务,但下一个任务完成起来其实并不需要等待的时间那么长。可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我也不例外,等待的时间往往长于行动的时间。或许我们大多数人是懒惰的,恰恰是惰性让我们成了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几个精英分子。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呢(当然我不是为我以及和我一样惰性十足的朋友辩护,我只是想说明一种我经常看到的却第一次引起我思考的现象)?为什么大自然的许多现象也是如此呢?为什么等待的时间总比开花的时候长?为什么当我们走过秋天的满地黄叶、走过冬天的白雪皑皑,走过初春的陡峭寒风,才能等到遍地开花的季节,但是花儿只在那么一刹那的时间开放呢?
等待的过程正是在一点点唤醒沉睡已久的激情,蓄积一跃而起的压力,那是一种量变。量变漫长的积累就是等待,而我们期待看到的却是阳春三月清风徐来的早晨的花园里,骤然绽放的朵朵鲜花压满枝那一刻的质变,这样的质变就是“等待的结果”这一“产出”。也许这一“产出”在我们还未及细细欣赏她的全貌,她又悄然消褪了红颜,但她毕竟美丽过、灿烂过,如夜空中的流星有过最炫目的辉煌,那么她又如何用“等待”这一“产入”付出的物化成本相比较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