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春雨,都是一场救赎
今天早上第二节的课,我挣扎着从“青春的坟墓里”钻出来,万分纠结的抱怨着,这作死的生活节奏。狂奔至教学楼前,骤然发现,明明昨天还略显凄荒的石板路旁,今天竟然枝丫染绿,细草如茵。迎着缕缕和风,摇曳轻摆。那
今天早上第二节的课,我挣扎着从“青春的坟墓里”钻出来,万分纠结的抱怨着,这作死的生活节奏。狂奔至教学楼前,骤然发现,明明昨天还略显凄荒的石板路旁,今天竟然枝丫染绿,细草如茵。迎着缕缕和风,摇曳轻摆。那可爱的嫩绿如孩童天真烂漫的笑靥,瞬间抚平了我烦躁的气息。
此刻,我才注意到,原来被我负气狂踩着的路面竟然是潮湿的。昨晚刚擦过的鞋面也破天荒的没有被一如既往的尘土攻城掠池。不是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么?尘土呢?啊!原来一直萦绕在鼻端的淡淡清香,是属于雨后泥土的芬芳,融化在这早春的午前,格外细腻。
草色遥看近却无,细看眼前的草坛,明明都还是未绽放的骨苞,忽隐忽现,一路向前延伸,却也映绿了干净的青石小道。去年冬天,野火的煅烧还历历在目,可是,再凌厉的摧毁也输给了贵如油的春雨。她就像仙女的衣袖,轻歌曼舞间,令万物复苏,烟柳满皇都。
有多久不曾这般痴醉于源自大自然的恩赐了,有生以来的上一次,还是在高三的一堂数学课上。也是这样一个淡淡蒙蒙的午前,我清楚的记得那是课间操过后的第三节课。饥肠辘辘的我还在绞尽脑汁的奋笔疾书,一边在草稿纸上龙飞凤舞的演算,一边在嘴里碎碎念,咒骂着变态的高考体制。忽然,同桌高调的三刻拍案:下雨了!然后,罗列了满满一草稿纸的数学公式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杂头乱绪,付之东流。我立刻化身母夜叉满血复活作泼妇状要血债血偿。可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副有关于早春的写意画:春雨如丝、如烟、如潮,风细柳斜斜,雨洗草径。我感受到了万物在悄无声息的恣意生长。
有风拂面,掠起长发,也把我从回忆里拉扯到现世中。转眼间,大学三年已过,我不知道在这看似忙碌却又处处迷茫的三年间,我究竟错过了多少这样足以令我感动的美景。我也无力去重游每一场可以清洗我世俗之心的春雨。我只能继续这未知的旅途。
奥古斯特·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他是对的。这三年,大大小小的景点也有过看过,却始终觉得无甚意义。旅游,不是每个人的救赎,至少,于我而言,不是。
在我自己都不曾发觉的那些日子里,我开始变得越来越世俗,越来越迷失。以前明明可以半个小时写好一篇八百字的文章,而且拿到不错的分数。可是,三年来,我已经有多久不曾自己组织过语言,来剖析一下自己看似成熟却满目苍痍的内心。每一次打算写日记,都会去商店买一个华丽的日记本,可是三年来,日记本占了四分之一个书架,每一本却都是前两页记载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流水账,实在是写不下去。因为,我从来都不曾有勇气揭开那层掩盖真实灵魂的厚重纱帘。
我深陷于现实的纷扰,却忘记了保持初衷。我被同化成一个淹没在洪流中可以很安全的角色,却越来越缺乏安全感。我自以为的防护线却终究让我作茧自缚,画地成牢。
而,旅游的意义,其实和看路边的春色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吧。所有的旅游,说走就走,何尝又不是一场逃离现世纷乱,找到自我的救赎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看,春还未歌尽,已有夏之声。不管你错过了多少美景,漏失了几许年华,不管你是无心还是有意,反正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永不再来,比如那些年的早春时节。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