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地上的白水元素
白水,黄土地上值得骄傲和品味的时空轮回。当格拉丹冬雪山融化出热情恬静的溪流时,就向世界宣告了广纳百川而奔向大海的宇宙哲学。当文字始祖仓颉面对无极神奇的黄土地,用超然浑厚的智慧创造出第一个鸟形文字时,就
白水,黄土地上值得骄傲和品味的时空轮回。当格拉丹冬雪山融化出热情恬静的溪流时,就向世界宣告了广纳百川而奔向大海的宇宙哲学。当文字始祖仓颉面对无极神奇的黄土地,用超然浑厚的智慧创造出第一个鸟形文字时,就注定了华夏民族永无间歇的精神图腾……
远眺横跨白水东西的桥山山脉,想到雄踞在这条山脉最东方的黄帝仓颉,怎不让人顿生感悟。难道这不正是中华龙留给苍天和大地的诠释!中华脊梁崛起的精髓!走在这片土地上,说实在的,感受的可不仅仅是王者之气;当远古的第一粒黄土飘落水草丰茂的渭北大地时,黄土地就留给了生命永无止境的诉说;同也留下了天地间无与伦比的深邃内涵……
白水,渭北大原上一个山区小县和知名大县。说它小,是因为当年胡耀邦总书记在白水考察工作时,说它的面积只占祖国版图的万分之一;说它大,是因了这里凝聚了太多的黄土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唯我的本质。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也许这里的历史文化积淀太过深厚,也许这方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太过撩人心境。当蜿蜒起伏的桥山山系印入脑海,怎不让人联想起画龙点睛的那种天成的神韵。在山系的南北走向上镶嵌着两颗光耀华夏的灿烂明珠,北边是人文史祖轩辕黄帝,南边是文字始祖仓颉。黄河文明和黄土地文明就是在从这里开始走向辉煌……
4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桥山脚下祭拜仓颉。和黄陵、孔庙被誉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的仓颉庙,这时显露出来的勃勃生机简直能撼碎生命的细胞。近年来,白水县委县政府用一种大和谐的思维方式,以深厚的人文资源为突破口,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特色旅游名县。几年来先后投资1。4亿多元,建成了方山森林公园旅游专用线路,林皋湖景区设施配套,仓颉书画院和碑林建设主体工程。修通了果园、农家乐生态旅游线路,形成了文化游和生态游互为补充和拉动的大旅游圈……
祭拜归途,遇一条小河。县上的人告诉我们说,当年孔子祭拜仓颉,就是顺河北上来到这里,所以后人叫它孔走河。我们站在孔走河畔举目北望,隐隐的感到,莫非中华文明就是从孔子的这双脚印开始,才实现了历史和历史的对接与传承。没错,是传承。泱泱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难道不就是在一种传承中完成涅槃。
关于白水,特别是白水苹果,昔日我们写过很多文字。但是思维的进程就是这么的蹊跷。当年我们只是觉得千年黄土地在一种生命绿中完成白水人的霸气,却很少思考文化传承对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白水一周的采访中,我们终于从县委书记史优胜和县长叶珺的思想言谈中,感受到了创新务实的精神。从30万白水人民观念和行动中看到了传承力量。
刚到白水,优胜书记就告诉我们:“这里是一方了不起的热土,这里的苹果产业是经过无数人付出的心血才走到今天。黄土地真的是太深奥,太哲学了。只要有挚爱,就一定有辉煌。”看来优胜书记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传承一定要在扬弃中才能走到理想的彼岸……
苹果,的确是白水无有替代的主导产业。上世纪80年代,聪明的白水人就是从时任县委书记李文朝的一篇千字小散文《白水之沟》中得到了启示。选准了通往富裕的未来之路。他们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始在看似支离破碎,但却蕴含无限能量的黄土地上栽植苹果。短短几年,便成就了渭南地区第一批万元户群。到了90年代,“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的主打广告语已经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虽说20多年的发展,白水苹果也从开初的三万多亩发展到今天的52万亩,成了黄土塬上一艘名副其实的绿色航空母舰。但是白水县的决策者明白,规模上去了,效益未必会成正比。随着国际国内苹果市场的变化和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白水的苹果之路向何处延伸?用优胜书记的话说,当时他感到压力特别大。因为升华前人留下的事业,没有精神思想不行,没有行动更是不行。他到白水五年了,带领着朝气蓬勃的一班人,没有在农村产业结构上标新立异乱折腾,而是紧紧地抓住了往届传承下来的接力棒,开始了由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艰辛而又大气的跋涉。
五年匆匆一瞬。白水人在富有创造力的县委和政府带领下,还真的接好了苹果产业的接力棒。因为白水人秉承了黄土文化,具有黄土地创新、包容、勇往直前的性格特征。优胜书记坚信,只要思想超前,路子没错,苹果产业就一定能够振兴白水。有了明晰的思路,有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留下来的就是行动!勇往直前的行动!
优胜书记提出“果品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新苹果发展思路,全县围绕提高品质质量,从科技务果入手,依托建在白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联合实施了苹果产业和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开展了“十百千”人才培训工程,大力推广以间伐为主的“四项关键技术”改造。
在白水,我们见到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果业教授。他们说,白水真是太神奇了,贫瘠的土地却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生区,朴实的农民竟然痴迷科技。书记县长更是把农民当成亲人花钱把我们20名果业专家请到这里常年服务,这样待科技、待果农、待苹果的县,至少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实现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的转变,绿色苹果向有机果品的转变,初级市场向高端市场的转变,”是县长叶珺挥之不去的白水苹果梦。这位来自陕北煤城神木的女县长,有着黄土地女性特有的干练与豪爽;对黄土地的眷恋和理解,就像她对陕北《信天游》的眷恋和理解一样,令人感慨,令人动容。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感觉得到,优胜书记和叶珺县长都是怀着一颗忠诚之心,把个人利益丢在一边,心装三十万白水人民的利益。为了苹果,全县已经组建了50多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县乡村果业科技队伍,形成了核心技术竞争力,着力打造“丰”字型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县果园管理上水平。以沼气建设为纽带,逐步建立“果、畜、沼、草、水”五位一体循环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努力打造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
黄土地就是了不起。这里不光孕育了黄色文明,创造了恢宏灿烂的黄河文化,更是凝练了一种生命无与伦比的雄浑精神。过去我们心中总有一个结,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是凭借什么来进行传承的。现在我们明白了,黄土地的大气和憨厚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