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城市的门

寻找城市的门

旅榜散文2025-04-10 14:58:07
一现代的城市没有门,所以很向往有门的城市。家乡的县城有一段古城墙,远古作为军事防御的那一堵墙,或许能抵御千军万马的攻击,却无法抵御现代发展的步伐,高楼大厦一直向远处伸延,那堵曾经辉煌的墙成为一堵废墟,

现代的城市没有门,所以很向往有门的城市。家乡的县城有一段古城墙,远古作为军事防御的那一堵墙,或许能抵御千军万马的攻击,却无法抵御现代发展的步伐,高楼大厦一直向远处伸延,那堵曾经辉煌的墙成为一堵废墟,尽管政府美名其曰为文物抑或文化遗产,但忙碌的人们匆匆而过,也不曾投过去那怕是一点点意味深长的一瞥。小时候一直认为,城市就是间大房子,有一扇门,进了这扇门就进了城,里面才具有城市的繁华,起码古装电视剧里的镜头是这样的。当我第一次进县城的时候就傻里傻气的问,城市为什么没有门,引来一阵嘲笑。我终于找到了被誉为文化遗产的古城墙,虽然残垣断壁,却让我兴奋了一阵子,沿着古城墙我一直寻找,希望能找到有关城门的痕迹,哪怕是一点线索,站在残垣断壁上,追忆一些历史或传说,已经足够厚重,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如果有一扇门,或许走进这扇门里能感受更多文化震撼的东西。当走到古城墙的尽头,依旧没有门,我不由喃喃地问,为什么没有门?
夕阳西下,残阳中的古城墙是那样的悲怆!
查县誌记载,这座县城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车水马龙,很是热闹。
从事新闻工作的姑父说,想看古城墙,在西安,就能看到完整的城墙运河,吊桥拱门。当时我就好象感受到六朝古都的繁华,城门口的车水马龙。西安,一直烙心里,好象只有西安,才能寻找到远古城市的门。
在政府工作几年间,一拨一拨同事都调进城工作了,姑父问我,想不想进县城工作,想的话帮活动活动,我说,我是一个不属于城市的人,我这个人秉承了农村娃的耿直,再说,我找不到进入城市的门。

一个城市最好的建筑一般都是广场,并充满最现代的气息。我却喜欢寻找这座城市远古遗迹,城墙,还有门,哪怕是打听有关城门的历史,好象只有走进这扇门,才能了解这座城市远古的历史,我才能走进这座城市,才具备成为这这座城市的人,哪怕是短暂的几年,几个月,几天。或许这缘于我内心的懦弱,我害怕城市的虚假和繁华,只有历史才能告诉你一些真实的东西,才能触摸到一座城市的本质,底蕴。
当然,有一座门,中国人都不想走进去,但又必须走进去,北京圆明园遗址,残垣断避,还有那破碎的门,一走进去,就好象就看到一段流血的历史。之所以又必须走进去看看,不是需要记住仇恨,而是感受民族昨天的伤痛,今后的民族才会少受伤。北京毕竟是离封建王朝最近的城市,古建筑相对保存完好,中国是一个喜欢完美圆满的民族,所以更多的人喜欢走进金碧辉煌的紫金城,感受封建王朝的繁华,而不喜欢走进伤痛历史。当然,北京的门是向世界打开的,因为这种东方文明与文化不光属于中国人,更属于世界。
家里的门,通向温馨的通道,记得读过一首叫《门》的诗,意思说木头从高山砍下来,做成了门,成了墙的奴隶,供人们进出。可是房子没有门,就成不了方圆了。就象城市,如果没有门,又如何让人们去阅读它的内涵和底蕴呢?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门,而没有门的城市是没有性格的城市,虽然它看上去也很繁华。当然,这个门不再是形式上的一个大门框或是大拱门,而是品位,内涵,对外来人的接纳程度。
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北京一样浩瀚的文化内涵,一些城市生来就没有关于城墙的传说,城门的痕迹,因为它们太年轻。

深圳是座年轻的城市,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产物,也是中国最大移民城市。充满着最现代的流行元素,在人们意识形态中,根本就没有古城墙或门的这些东西,也不需要,因为城市的规划,总没必要做堵墙围起来,再按上四座门,没有经济价值,也没有战略意义,再说,深圳这样的地方,寸土寸金,深圳虽然说没有城门,但有关口,分关内关外,那个时候出入关都要带身份证,或办张边防证,有的时候没带,会被边防战士扣留,当然这也是为了安全和管理,在深圳,关内还是相对安全的,也没有摩托车乱窜。当然本地就没有必要办这些手续了,在深圳呆了几年,总感觉很难融入这座城市,其实深圳是座文明程度算高的城市,在中国城市中,深圳是平均文凭最高的城市,之所以难以融入,是没有找这座城市的门,无法去阅读它的内涵,或许缘于他善变和发展之快。年轻的城市总是需要时间来沉淀,最终会拥有它的气质。
后来转辗到东莞,东莞是一座最没有性格的城市,是座安全系数不是很高的城市,处处显示着爆发户的迹象。最近禁摩托车了,安全好多了,但管理规范程度远远还不够,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开着车抓外地人,抓在一起后查暂住证,没有的必须马上办,没带钱的就会关上一个晚上。在东莞常平镇我就被抓过一回,关了一个晚上。虽然政府大力提倡外地人成为“新莞人”,可长安镇一个本地小区却写着“禁止新莞人入内”。
其实打工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沧桑,之所以沧桑是找不到有归宿感的门,城市的门。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有多高,不是光是经济发展有多快,建筑有多高,而是有没有打开接纳别人的大门,让别人能够真正的走进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内涵。
人很容易怀念故乡,是因为故乡的门是随时打开的。漂泊了很多年,总感觉成不了他乡的人,是因为总找不到城市的门。
或许,我是个怪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