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花椒红

岁岁花椒红

穆民散文2025-09-09 22:10:59
我的家乡是深藏于太行山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再看那一弯弯山路,一道道梯田,从山脚到山尖,环岭相绕,盘山而上,此等景象恰似那舞动的蛟龙在云雾缭绕间抖动浑身的鳞甲,是如
我的家乡是深藏于太行山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再看那一弯弯山路,一道道梯田,从山脚到山尖,环岭相绕,盘山而上,此等景象恰似那舞动的蛟龙在云雾缭绕间抖动浑身的鳞甲,是如此的美丽壮观、让人荡气回肠!
由于大山险要,石厚土薄,便造成了家乡的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然而,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家乡人民,不放弃,不抛弃,他们在这里生生不息,凭着吃苦耐劳的执着劲儿,奋斗着、耕耘着。
有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愚公移山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苍。几十年前,质朴善良的家乡人民,在老村支书的带领下开山凿洞,垒堰修水库,还从外地引进了花椒苗,这一种就是几十载。从此,这片一直被世人认为穷乡僻壤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竟成了享誉全国的花椒之乡。
每年的立秋前夕,是家乡父老一年中最繁忙、最喜悦的时候,因为这是花椒红的最艳、香的最浓的季节,是在田间挥洒了无数汗水的父老乡亲收获的季节。
花椒红了,知了唱了,远在他乡拼搏奋斗的游子们、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们,不等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村头召唤,便不约而同的从五湖四海匆匆赶回来。那富有节奏感的、匆匆而来的步伐,踏出的不正是一曲恋乡、思乡、回乡的优美乐曲吗?
清晨,知了正睡得香甜,鸟儿还赖窝里眨巴着腥松的睡眼,勤劳的人们早已整装待发,准备好了最后的冲锋陷阵——去地里摘花椒。
你看他们,有的携儿带女,拖家带口,边走边抱怨着;有的赶了驼着锅碗瓢盆儿的毛驴不住的吆喝着;也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在孩子们的守护下骑着毛驴,乐滋滋的跟同行的人说笑着;更有那年轻人挎着篮子、背着篓筐、哼着小曲一溜小跑的在后面追赶着……那场景,毫不夸张地说,真不亚于年年春运时人潮人海的热闹景象啊!
看着那被沉甸甸的花椒压弯了的枝条,看着那在瞬间便盛得满满的荆条篮子,看着那皮儿厚、籽儿小的熟透的花椒,人们顾不得枝条上的刺将手扎得千疮百孔,更不会去理会花椒在采摘过程中喷溅出来的汁液呛得眼睛麻疼难忍。那时、那刻,除了满怀的收获的喜悦,人们什么都顾不得去想、去看!
到了晌午,年老的稍事休息,便去捡柴火,到井边打水,就地捡起石头支起炉灶,开始生火做饭。一瓢金灿灿的小米,一把地里现摘的嫩豆角,再扔上几个刚出土的洗净的囫囵土豆,一勺精盐如天女散花般倾洒在香气四溢的锅里,小火慢熬。不一会儿,一锅色香味俱佳的野外美味佳肴便熬制而成了。劳累了一上午的大人孩子们,一起围过来,在树荫下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儿的吃着、唠着、笑着。
午饭过后,人们又争分夺秒的在花椒树下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希望。他们忘记了骄阳似火的炙烤,忘记了长久的站在田地里的筋疲力尽。
火辣辣的太阳再也拗不过不畏劳苦的人们,它自感羞涩的殆尽了天边的最后一缕霞光。
傍晚时分,又是一个极为热闹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再一次整理行囊,将一天的战利品打包装袋准备回家。
你再看,那一路上,毛驴的两个驮驮里满满的,人们臂弯上挎着的篮子里也是尖尖的,年轻人背上篓筐里沉甸甸的,全都是火红火红的花椒。顷刻间,椒香弥漫了条条山路,乃至整个村庄。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这浩浩汤汤的队伍,这热闹喧嚣的景象不正是一幅空前绝后的、秀美亮丽的乡村采椒图吗?
岁岁花椒红,浓浓思乡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