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法自然先生的缘分
舜网博客里,大伙儿亲切地称道法自然先生为“老道”,非常喜欢他的文章和见解。而我则称呼他为“先生”,这是我发自内心对他的尊重和景仰。记得上中学时,我的班主任曾讲:对于德高望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师,
舜网博客里,大伙儿亲切地称道法自然先生为“老道”,非常喜欢他的文章和见解。而我则称呼他为“先生”,这是我发自内心对他的尊重和景仰。记得上中学时,我的班主任曾讲:对于德高望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师,不能直接称呼其姓,叫“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而直接称其为“老师”,这是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尊重。所以,我尊敬地称呼道法自然为“先生”。我写这篇文章,绝不是讲些所谓恭维话,先生曾为学生们的导师、青年们的导师、泉城博客人的导师,知识的渊博,智慧的通达,待人的谦逊,做人的楷模,自不必用我去说,博友们以及认识道法自然先生的人,自有感受和评价。我只是讲道法自然先生与我难得的缘分。
我与先生相识,是在先生带领下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几个月的时间里,先生带着我们走遍了济南北部的每一个乡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乘车奔向偏远乡村的路上,与先生纵情畅谈,受益匪浅。先生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里面就是一座“图书馆”,走到哪里,学习到哪里。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总不愿给百姓添麻烦,体恤百姓的疾苦,并尽可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先生在博客文章中表达的对百姓的那份感情,博友们都有共鸣。因此,我十分敬佩先生那种对事业高度负责、对百姓无限珍爱、对真理不懈追求、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德。我曾写小诗《压力与责任》:没有选择/去完成/不准失败的工作/虽没泰山压顶/但也重任在肩//不能后退/去履行/不能懈怠的职责/虽没深陷泥潭/但也如履薄冰//领路的人/高瞻远瞩/同行的人/默契配合/一切尽在把握中//困难的克服/任务的完成/不在于贫富差别/而在于人格力量/更在于心中/那份神圣的责任。这是我对先生的称颂。
曾为教师的先生,与我还有一种缘分,就是都曾经当过老师,教过书。在几个月的朝夕相处中,谈论起怎样当好老师,理念和做法均不谋而合,尤其是感受,都为曾为人师而自豪,都也为转行而遗憾。先生曾说一种愿望,等退休以后,还做教师的工作。如今,先生在博客里成为一名导师,传播文化的导师,弘扬正义的导师,做人做事的导师。更有一种缘分,先生和我都喜爱文艺、文学。先生会拉京胡,唱京剧,说快板书,写古体诗,而我能弹风琴,吹口琴,拉手风琴,写现代诗。
我开博客,还是先生指路:“为什么不把写的诗放在博客里让朋友们欣赏。”开了自己的博客,经常浏览先生的博客,也做一番发自内心的评述,与先生和博友们一起交流,的确实是一件十分开心而有意义的事情。工作和生活中,先生是一个谦逊之人。先生是年轻领导,对于稍年长的我十分尊重。无论对谁,先生都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是一种难得的高尚品德。我在《致友人》中写道:/谦逊君子之风/难得人生至高品行/深知你的优秀/无人能比//搏击长空之时/放飞最快乐的心情/秉持圣贤之道/大丈夫重任在肩//你我互为君子/畅饮这淡淡泉水/虽不相聚佳节/却在心中情谊绵长。
写道这儿,博友们对我称呼道法自然为“先生”也就明了。可是,我还有一份感觉,就是所谓“先生”,也就是“先知先觉之人”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