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

白露,秋分

麦句姜散文2025-07-25 07:42:23
光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甚至都已经过了白露节气,接下来就应该是“秋分”了。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当中,我最喜欢“白露”跟“秋分。”为什么?因为,一过白露、秋分,天气就真的变凉了。“处暑”以后,出现“秋老虎天气”的概率还是蛮高的。而一旦过了“白露”、“秋分,”纵然天气再反常,纵然偶尔出现几天极端炎热的天气,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我是一个从“那个年头”过来的人。在我的青年时代,我曾经做过六年时间的真正的“农民。”我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农历六七月,一年当中天气最为炎热的一段时日,偏偏也是一年当中农活最忙碌的一段时光。没日没夜在田间地头操劳。每个人都累得够呛。夏收夏种,“双抢”时节,纵然是膂力过人的壮汉,每年夏天都会累倒几个。那个时候,又没有电风扇,人们白天在田里干活,挥汗如雨。夜里,在将一天的工作全部安排停当以后,最大的享受也不过是在自家门前的土场上,泼一盆水,然后放下篾席纳一下凉。遇到久晴不雨的天气,人们望着繁星满天的夜空,只能干瞪眼。大旱望云霓,久晴思甘雨!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上甜!所以,过了六月、七月,一到“白露”、“秋分”节气,天气转凉,农活相对变得清闲,怎不让人觉得欢喜雀跃?
生产队的时候,白露秋分的节气,也是种植蔬菜的大好时节。有一句谚语是怎么说来着?“白露萝卜秋分菜?”那个时候,队里种植的蔬菜,一般有菘菜、乌菜(也叫油冬菜)、包菜等等。一个生产队一般都是种植几亩。蔬菜萌芽不久,刚刚开始生长,就开始分到每家每户。疏苗、除虫、除草、管理,都是交给各家各户各自完成的。在炎热的夏天,人们能吃到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瓜果”之类的蔬菜。什么扁豆、南瓜、丝瓜、葫芦……。人们告别“叶菜”久矣乎!那个年头,一般都是在早春二月,油冬菜长心开花以后,就没了。接下来也许还可以勉强吃上一段时间的“嘎菜。”这种菜的样子与榨菜差不多,而且,这种菜也并不好吃,吃起来有相当程度的苦味,小孩子尤其不喜欢。一到了农历的四五月份,就只能吃茄子、豇豆、葫芦、丝瓜之类的蔬菜了。这样子一直到了农历的八九月份,人们才能再一次吃到叶菜。所以,当人们在时隔三四个月,经过炎炎酷暑的煎熬,再一次吃到刚刚出土萌芽的“毛菜”的时候,哪一个人的心里,没有一丝隐隐地喜悦啊?用毛菜加米煮成的粥,叫“菜粥。”这种“菜粥”真香啊!现在想起来只能让人流下巴水(哈喇子)。
白露、秋分的节气,也是秋玉米的生长期。那个时候,在我们这里,玉米一般都是在夏秋之交播种的。那时候,压根没有秋玉米、春玉米之说。播种春玉米,是最近这些年才有的事。现在的“叶菜,”也是几乎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农历的七八月份,正是秋玉米生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给玉米田除草,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一项活计。玉米从萌芽出土,一直到杨花抽穗,最起码,中间要给玉米田除两遍草。在玉米田里除草,最让人开心的,莫过于突然在玉米丛中,突然发现了一垦“窝瓜”(浙中方言,谓之“粪瓜。”)这种瓜貌似是“香瓜”的一个变种,小的只有一个麦李(乒乓球)大小,中的也不过酒盅大。最大的也不过只有一个桃子大。倘若有一个谁,突然发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粪瓜。”那一定是因为他“中了大奖。”这种“粪瓜”的颜色,有一点类似于青苹果,咬一口也是满嘴苦涩味。这种瓜就像是溪涧中的一些野生小鱼,上不了大雅之堂。可是,在田间干活的人们,如果有谁突然发现了一垦“粪瓜,”在一起干活的人群,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引起一阵骚动。人们争相询问:
“大不大?”
“果实多不多?”
“给我一个!给我一个!”
说也奇怪,几乎,每一丘玉米田里都会生长“粪瓜。”有的玉米田,一亩地甚至能够发现几十垦之多。一旦有人发现“粪瓜,”人们就会将“粪瓜”摘下来供大家分享。然后,斩草除根,将“粪瓜”的藤蔓毫不客气地加以铲除。为什么要将“粪瓜”的藤蔓铲除?因为害怕这些野生植物抢了玉米的肥料。由此可见,那个时候的人们,普遍没有多少经济头脑。窃以为,留下一些“粪瓜,”铲除一些玉米苗,岂不是更好?
白露、秋分的节气,也是种植萝卜的大好时机。生产队的时候,在我们这里,种植最多的萝卜有两种,一种是白萝卜,一种是红萝卜。信不信由你,白萝卜是给人吃的,而红萝卜则是给猪吃的。如此高营养的红萝卜居然给猪吃?是的,给猪吃!那时候的人们,做事就是如此颠三倒四。从前的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纵然不杀猪,将养肥养大了的毛猪抬到镇上的毛猪仓库(食品站)销售,那猪也是养的越肥越好,谁愿意收购瘦骨嶙峋的毛猪啊?所以,要想让猪长膘,就必须给猪增加食料。一般家庭的锅灶,都是两眼灶或者三眼灶。小锅拿了炒菜,“中央锅”拿了烧饭。最里头的那一口“二尺六锅”(也叫“槽臼锅”)则是拿来煮猪食的。猪食由哪些东西组成?左不过是米糠、萝卜菜头、红萝卜。满满的一锅,就能够让猪吃上一整天。
现在,在我的故乡,种植红萝卜,几乎已经绝迹。镇上的菜市场,菜贩子的摊位上,出售的红萝卜,一般都是人们买回去炒菜吃的。弄一点黑木耳,一点葱,几片红萝卜,爆炒。红、黑、绿搭配。如果某某某的烹饪手艺好的话,这个菜完全可以做到色香味俱佳。不妨命名为“炒三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