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印象之十八:“醉氧”的感觉·后记
飞机由拉萨贡嘎机场起飞,在空中飞行约1300余公里后,徐徐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四十分钟后,我们于成都双流机场再次起飞,直达本次青藏之旅的终点——北京。当晚,我们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四川成都到北京,整个
飞机由拉萨贡嘎机场起飞,在空中飞行约1300余公里后,徐徐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四十分钟后,我们于成都双流机场再次起飞,直达本次青藏之旅的终点——北京。
当晚,我们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四川成都到北京,整个航程飞行约1600公里。
北京的朋友开车前来接机,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吧,我们被安排住进唐山大酒店。
回到北京,我开始还有些不适应。第一个感觉就是觉得北京的天气,闷热潮湿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要知道,北京那几天的气温大都在三十几摄氏度;而在西藏拉萨,气温最高也没有超过二十四摄氏度,在那里根本就找不到闷热潮湿的概念,天气爽得不得了。
气候上的反差,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不仅如此,高原缺氧让人胸闷气短,行动迟缓。不过,慢慢适应了,这些症状也就渐渐消失了。可是,一旦回到原来含氧量正常的地方,另一种不适应就又很快产生了。
坐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眼看着别人为自己办理住宿手续,自己却恍若梦中无动于衷,您说这正常吗?别人向你交待事情,您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却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您说这正常吗?您出于礼貌与别人交流,说着说着您都不知道自己下面该说什么了,您说这正常吗?是的,这就是我们从高原回到内地,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的“醉氧”过程。这就和本来已经适应了挨饿的人,突然一下子又吃撑住了的道理一样,挨饿的感觉不好,吃撑住的滋味也不舒服。
明天下午14︰00左右,我们就要乘坐D11次列车(新开通的北京——沈阳区间动车组,时速达250多公里)返回锦州了。
当晚上,我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终于美美地睡了一个好觉。
后记
青藏之旅结束了,但是,许多留在脑海中的印记,却久久挥之不去。
黄土高坡的土是黄颜色的,而且看起来很硬。不然也不会曾经有过那么多关于陕北窑洞的传说和故事了。但是,那里并不缺少绿色,陕西宝鸡水利枢纽,就创造了一幅非常清新宜人的黄土高原山水相依的水墨画。
秦岭山脉绵亘起伏,山峰虽不很高,但蜿蜒曲折的山路,以及一个个不期而至的隧洞,还是让我走进她,一睹她的芳容。
甘肃的色彩比较单调,单调得令人感到有些枯燥。水是生命之母,也是生命之源,缺水的地方缺少绿色,同样也缺少生命力。
一会儿细雨霏霏,一会儿风雪交加,一只藏羚羊,一只野牦牛,它们就在可可西里几乎没有任何植被的荒原上,目视着我们的列车从面前疾驰而过。它们是无人区中的精灵,它们是雪域高原的骄子,它们比我们更加懂得尊重自然,珍爱生命。
雪山是圣洁的,圣洁是因为她高尚,高尚得纤尘不染。我们曾经尝试着走近她、靠近她,向她作一声问候。然而,我们却做不到,因为她距离我们竟是如此遥远,我们只能在很远的地方向她膜拜,却不能走近她,与她亲近……
西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方。我觉得,宗教其实就是一种信仰,信仰既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信仰可以凝聚起一种精神,也可以强化一种意志和一个追求,人应该有一种精神,更应该坚定一种意志,执著一种追求。追求,其实就是在实践一个梦想,你说不是吗?
2007年7月21日于锦州寓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第三者
下一篇:别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