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馨香

茶韵馨香

四和散文2025-05-17 00:17:16
品茶自是幽人事,我岂幽人亦品茶。偶一为之寓兴耳,灶边陆羽笑予差。乾隆皇帝一生嗜茶,爱茶,并深谙茶道,弘历在做太子时就懂得鉴茗、择泉、用火、候汤,而且亲自去焚竹烧火,煎茶烹茗。乾隆认为只有通过品茗来澡雪
品茶自是幽人事,我岂幽人亦品茶。
偶一为之寓兴耳,灶边陆羽笑予差。
乾隆皇帝一生嗜茶,爱茶,并深谙茶道,弘历在做太子时就懂得鉴茗、择泉、用火、候汤,而且亲自去焚竹烧火,煎茶烹茗。乾隆认为只有通过品茗来澡雪心性,洗净尘根,体道悟道,才真正称得上“占得壶中趣”。
他在细啜慢饮时,不但领略到清香至味,而且悟出茶道之外的物外高意,把茶道深层次的文化精髓融入治国方略之中,同时把茶礼、茶艺作为施恩驭臣的一种手段。
乾隆极善于借茶作为施政手段,在笑谈间施展他的政治纲领。雍正驾崩弘历承嗣帝位,去看望中堂大人张廷玉,一见到张廷玉就道:浮生难得半日闲,朕搅扰你来了,怎么连茶也不上?落座后乾隆皇帝反客为主,亲自与众卿泡茶并借题发挥,讲到茶水:吃茶以露水为上,雪水次之,雨水又次之。水越轻而色味越佳。隔年的雪水不及当年的好,水要轻、清、甘、活,越鲜越妙。转而说道:茶乃水中之君子,酒乃水中之小人。朕生性嗜茶不爱酒,也劝在座的诸爱卿留意。但为人君者,只能亲君子远小人,你不能把小人都杀掉,不能把酒坊都砸了,因为“非小人莫养君子”继而又转入:要取中庸之道,宽则济之以猛,猛则纠之以宽。这就是著名的品茶品出“宽猛之道”之说。
晚年他要让位给太子永琰时,还演了两出“戏茶”他要退位时一大臣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风趣地回答:君不可以一日无茶。另一次是赏赐给皇太子永琰的“新贡乌龙茶”,在上茶时又说:这茶要凉一凉,色味才醇正。茶凉后,永琰押了一口,似乎不信,又押了一口心中顿时冷了一半,永琰不胜苦涩的一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品出不是新茶而是旧茶并另有“用意”。乾隆依然在悠悠然地品着碗中的陈茶,他在“恋旧”。这是告诫将要继位的太子新君喝陈茶老皇阿玛还在恋权,寓意极深。
天池峰上拥洞庭,洞庭好风月。
试茗阁里品香茗,香茗有文章。
这是乾隆皇帝的另一个佳话,那是他到湖南君上访泉问茶时留下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是成全了卖茶老汉有一座“试茗阁”茶楼的梦想。
乾隆以茶休闲,极好评水鉴泉,先后赋诗咏过玉泉、虎跑泉、碧云泉、龙井等,最后赐封玉泉山玉泉为:"天下第一泉"。而且喜欢边品茗,边欣赏历代名家字画,擅长题诗,留下翰墨御笔。
乾隆皇帝喜欢去的品茗场所很多,如竹炉山房,竹炉精舍,春风啜茗台,味甘书屋等。晚年退位后,在北海镜清斋专设了“焙茶坞”,乾隆认为:静明佳似水,水静明智体。在煮泉品茗时以静悟道,以茶洗心,以人治国。
乾隆是一个了不起的茶道中人,一生中写有八千多首诗,写茶的有三五百首,最善于将博大精深的哲理用于治国实践的天才。以茶休闲,长命8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寿魁君王,他以茶理治国驭臣,开创了乾隆盛世,名垂千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