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故事

圣人的故事

牧人散文2025-04-15 02:44:24
在祖国腹地中原,伊洛盆地边沿,有一座名山——九皋山,“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讲的就是此山。山脚下如练似带的伊河奔腾不息,浸润着盆地,滋养着百姓。河岸边的伊川县鸣皋镇是一个千古名镇,镇西街有一座名校——伊
在祖国腹地中原,伊洛盆地边沿,有一座名山——九皋山,“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讲的就是此山。山脚下如练似带的伊河奔腾不息,浸润着盆地,滋养着百姓。河岸边的伊川县鸣皋镇是一个千古名镇,镇西街有一座名校——伊川书院,是北宋时期理学家程颢程颐办学传播理学的地方。
鸣皋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大镇,北接洛阳,南连栾川嵩县可达南阳,东通登封汝州可抵开封,西辐宜阳洛宁通山陕,四通八达,距程夫子故里仅十几公里,因为二程夫子把学院办在故里门口,这里流传着很多的圣人故事。
二圣逗智
还在大夫子程颢学业已成、少夫子程颐随兄修学的时候,一个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的傍晚,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少夫子急呼学童开门。大夫子止之,对少夫子说,你猜猜来者为何?少夫子说:临近黄昏,必是邻人,以铁触木,其声匆匆,借斧者也,劈材为炊耳。遂自信的嘱咐学童:带上斧子开门,免得费工夫返回取斧。大夫子听了含笑不语,又吩咐把锄头也带上。少夫子在将信将疑中,看到学童带斧子返回,说邻人借的是锄头。少夫子以为是大夫子熟人,事先已知,不以为然。
又有一次大年腊月29下午,夫子府上年货丰富、生熟齐备,闲坐聊天,静候灶爷回宫降吉祥。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大夫子目视少夫子,今者何为?少夫子说:临近年关、来人不远,以铁触木、必是借锄,其声匆匆者,勤劳之人乘年货备齐的间隙劳动也。大夫子含笑吩咐学童:把斧子给客人送去。时间不长,学童返回说,果如大夫子所言,来人是借斧子的。少夫子联系两次不同情况遂请教大夫子,缘何两次均能言中。大夫子说:上次来的客人是临近吃饭时间到我们家借农具,为的是避免我们客气相让,留他吃饭,再者时值农忙,农家早已提前把燃柴备好,不误农时。这次你可能以为家家都像咱们一样把年货置办齐全、生熟做好、安享新年了,其实还有人家家急(贫困)没置办好的,所以如此也。少夫子心服称是。
程门立雪
文革时期,我们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公社举办的批林批孔批二程批师道尊严大会,地点就被特意选在二程夫子讲学的大殿前、程门立雪处。那次会议使我们知道,过去老师是不被批判的,师道原来有尊严。会议发的供批判用的资料,清楚的介绍了程门立雪的故事,但乡亲们茶余饭后讲述的山寨版程门立雪,却不乏对腐儒的戏谑。
冬日午饭后的少夫子,脚蹬在火盆边沿、身子斜靠在太师椅上打盹(假寐),弟子杨时游酢前去请教学问,夫子为了试试他们的诚意,就故意闭上眼睛。这下难住了两个学生:老师双目微闭没有深睡,似乎已经看到了我们俩来了,退下去吧,显得求学诚意不够,叫醒老师吧,又怕老师怪罪对其不够尊重。俩人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候。这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老师“醒来”看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地上的积雪已经没了脚脖,甚为感动。于是,夫子尽力教授,学生深得其传,自成大家。长辈们“辩证的”戏谑老师的狡诈和学生的迂阔,同时,启迪我们求学问要真心诚意,对老师要尊重,警告我们说老师“惩罚”学生的门道多着呢!
方鸟蛋
大夫子程颢年少时学习刻苦,常唱一首动听的儿歌:“月奶奶,明晃晃,打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椎得光,打发哥哥上学堂,读诗书念文章,高头大马拴门上。”而少夫子程颐贪玩不学,常唱“一二三四五,蛤蟆背起鼓,蝎子来吊孝,蛰住驴屁股。”因为两人爱好不同、学习态度不一,所以大夫子进步快学习好,少夫子贪玩学习几乎没进步。有一天少夫子跑到九皋山上玩,看见树上有个蘑菇形状的鸟巢,感到十分好奇,爬上树一看这窝鸟蛋是方形的,更加奇怪:鸟蛋都是圆型椭圆形的,怎么这窝鸟蛋是方形的呢?于是把鸟蛋装进口袋,随手把鸟巢一端摔落下地,溜下树来,飞步回家。
少夫子兴高采烈地进了家门,看见大夫子正在读书,神气十足的炫耀说:“哥,你说鸟蛋什么形状的?”
“圆的啊。”
少夫子自豪地掏出方鸟蛋说:“那,你见过方鸟蛋吗?
大夫子明白弟弟又是一天没读书,上山掏鸟蛋玩了,不以为然地笑着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你没听说过,丁郎丁郎(音),生蛋四方,窝是灵芝草,住在檀香树上。这鸟蛋稀奇是稀奇,却没有多少用处,真正有用处的是鸟窝,那可是无价之宝啊!鸟窝呢?”
少夫子听哥哥这么一说,可傻脸了,鸟窝被自己端掉,山上森林茂密,到哪里找去呢?通过这件事情少夫子明白知识就在书中的道理,从此不再贪玩、闭门谢客、专心学习,终成鸿儒。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