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戏谑谑王胖子
老家还流行着一句话:“王胖子还能交三次好运呢!”。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当人家自叹生不逢时或时乖运舛的时候。家乡人常用王胖子还能交上三次好运的话来劝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话的来历了。王胖子是傀儡
老家还流行着一句话:“王胖子还能交三次好运呢!”。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当人家自叹生不逢时或时乖运舛的时候。家乡人常用王胖子还能交上三次好运的话来劝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话的来历了。
王胖子是傀儡戏中的一个角色。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我们家乡比较盛行的戏种就是傀儡戏和汉剧(俗称大剧)解放后傀儡戏几乎绝迹了,有关傀儡戏中王胖子的趣话,我是听老一辈的大人说的。
我们的民族传统剧种,如京剧、越剧、黄梅剧、高甲剧、汉剧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剧中的角色,都由生、旦、丑、净、外组成。王胖子是傀儡戏中的丑角。
傀儡戏中,无论演什么故事,必有一个丑角,而且这丑角都通称王胖子。
丑角的表演滑稽、幽默、谐谑,有时还带几分“下流”。这王胖子三次好运之说,就是综合了王胖子这种丑角的所以特点。
在一出故事里,王胖子说:“唉,我一生人真是太苦命了。因为穷,没肉吃,没钱娶老婆,更不要说有机会坐轿子了。
但是人是不能被数落的,我王胖子虽来倒霉透顶。但这一生,我还是交过三次好运。
第一次是我上山砍柴火的时候,不小心斧头砍在自己的脚上,脚骨断了没法走路。被同来的人把我装进畚箕里抬了回去,那回虽然比不上坐轿子舒服,也总算被人抬过,你们说是不是?
因为我穷从来没钱买肉,闻到隔日壁人家煮肉的味道,实在馋得要死。我第二次交的好运是,那回正好在我路过的一间茅房,看到不知谁家扔在茅坑里的一只患鸡瘟死的鸡,我顾不得脏,把它捞了起来,洗干净,煮得烂烂的,美餐了一顿。
更加让我毕生难忘的是,我来到世上,还没接触过女人呀。你们说巧不巧,我有次赶集回来得晚了,在茶亭里看到一个刚死不久的女乞丐,我摸了一下,皮肤还有点温,周围瞧瞧也没别人,于是我总算尝过了一次女人味了。”
丑角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倒白”,把戏中人的话加以解释,使戏文中的话更加具有幽默性,又让看戏的人能听得懂其中之意。
据说有一出不知讲什么故事的戏,其中有个角色说:“我们家三代人,一代比一代聪明。我爷爷时,把田租给人种,只知道收谷子当田租,谁不知这谷子是要碾成米以后才能煮饭的,多麻烦呀。到了我爸这一代就聪明了,他只向人收米不收谷。但是米还得煮了才能吃,又花人工还得花柴火,所以到了我这一代,又改进了,我专收饭不收米呢。这样多潇洒呀!”
这时王胖子就出来接着说:“嘿嘿,你们知道吗?他爷爷是个小地主有田出租,所以收谷,他爸爸是个败家子,田地都卖了,只好买米吃。他自己更惨,连买米的钱都赚不到,只好当叫化子讨饭了!”
经王胖子一解释,看戏的人无不哄然大笑!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模糊的往事,清晰的情义
下一篇:丁之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