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的放肆不是错

偶尔的放肆不是错

土坝散文2025-09-15 05:51:34
生活中有太多的规则让我们去遵循,去听从,当我们偶尔放肆一下,对于小孩而言,就会遭遇这样的说词,你怎么这么不懂规矩,这是谁家的小孩,父母是怎样教导的,太不象话了;对于女人而言,你同样会遭遇这样的一翻白眼
生活中有太多的规则让我们去遵循,去听从,当我们偶尔放肆一下,对于小孩而言,就会遭遇这样的说词,你怎么这么不懂规矩,这是谁家的小孩,父母是怎样教导的,太不象话了;对于女人而言,你同样会遭遇这样的一翻白眼,别这样,淑女些,小心一点,不然嫁不出去;对于男人而言,你更会遭遇这样的训词,太不象话了,你也太那个了吧,以后谁敢嫁给你。生活中有太多的框框,让我们做人做事都得守规守矩,本来就已沉闷的生活,更因为这些而更加枯燥而泛味,不过,事实难料,或许现在已不再是守旧的年代,敢说敢言敢做,只要敢出格,只要你越出格,你就越有名气,越能赚大钱。钱真的很重要吗?名气真的很重要吗?那怕是采用极不光彩的方式。人格在那里?人性在那里?中国式的儒家,道家美德在那里?
“非诚勿扰”“窝居”“为爱向前冲”……一出来就受到人们的追棒,成了人们天天饭后之余谈论的话题,成了娱乐报头版头条新闻人物,成了网络的代言人。是因为它打破了生活的常规,让我们找到了发泄的方式,不管它是不同于常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还是它刚好让高谈言论自由的中国找到可以落实言论的地方也罢,马诺、马伊咪、谢佳、那笛,朱真芳和闫凤娇等出名了,芙蓉姐姐,凤姐,刘著有了经纪人,签约公了……一大批靠出格,靠脱,靠炒作的人出名了,赚足了眼球,赚足了腰包,无论是名人也好,凡人也罢,都把炒作当做出名,当做另一种赚钱生存的方式,只要能出名,怎样都好,连名著“红楼梦”拍成电影,为了票房也不得不靠炒作,为此而赚得了一亿。这让我想起一名句:“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对于这些,我真不知,这一名句是褒义还是贬义。
不管是我还是周围的朋友,我们越来越看不懂这个社会,越来越看不懂这些现象,更看不懂80后,90后的人,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要做什么,这个社会究竟说真话是好事还是坏事,究竟人是坦白好还是做作好,究竟我们的内心世界应该赤裸裸的爆露在阳光下还是应该含蓄的,隐葳在心灵更深处,不懂,不明白,不清楚。我无法给到自己答案,相信很少有人能给到这个答案,因为本身它就没有正确答案。这难道就是矛盾吗?其实在我今天写此篇也是充满着矛盾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深圳大梅沙,当我独自闲走在街上,漫步在海滩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看着街上穿着三角裤,比尼基,睡衣,拖鞋,打着光脚丫的人群,他们如此的悠闲自得,一切显得如此的平静与自然;看着沙滩上那嬉戏的人群,无论是老人,小孩,情侣还是其他,男男女女的欢笑声,尖叫声,声声入耳,天上,地下,水中无所顾忌的赤裸裸人群,他们在尽情享受海浪冲击所带来的快感,享受漂离地面,空中飞翔的剌激感;看着孩子们裸奔的扑向大海,情侣们相拥而抱在水中嬉戏,一群男女三,五成群在打闹,在狂奔,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大家却毫无顾忌的,放肆的奔向大海,扑向海浪,没有拘谨,没有修饰,没有羞涩,有的在笑,有的在尖叫,有的在呐喊,有的在拥抱,有的在哭,有的人嬉闹,有的在做沙雕……我看到了一种人性的美,一种自然与和谐,一种真实的你,我,他。大海以他那博大的胸怀容纳着这一切,不管是丑的,美的,柔的还是凶的,狠的,他都一视同仁的接纳。而这偶尔的放肆却成了人们一种生活中的另一种享受。
现在想想,其实人本来就是矛盾的,当我们为生计奔波,累了,苦了,烦了,去KTV,去酒吧,去旅游,去咖啡店,还是回家,唯一想的就是找一个能让自己撕开伪装的面具,找一个让自己的心灵有一个发泄的地方;让困惑的心得到释然的地方;让受伤的心灵得到慰的地方。当我们叹息人活得真累时候;当我们撑着疲惫的身体还要强装着坚强时候;当本是脆弱的人却要故做强大的时候。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爱人,请允许我们偶尔的放肆一下,请接纳而不去计较那偶尔放肆的他,因为连动物,大自然也有地震,狂风暴雨偶尔放肆的时候,更何况我们不是神我们是人,偶尔的放肆其实也真的是一种让自己解脱的方式,最起码,它让我们把真的一面表现了出来,最起码我们不再装了,最起码我们把压力,痛苦,困惑统统宣泄出来,最起码此时此刻我们是我们自己了。
只是放肆也是有底线的,毕竟我们是高级动物,也不能太过于肆无忌惮的超越道德的底线。我们活在矛盾中,矛与盾有时不也是分开的吗?不管我们看得懂也好,看不懂也罢,请让我们象大海一样,以你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与容纳,不要太过于去责怪,放肆其实是人的本能,偶尔的放肆是人性自然本性的回归,不是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