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遗忘的汉服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就和汉字,汉语一样是汉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的标志,也就是华夏服饰。汉服是与我们的民族同时出现的,至于我们民族出现的年代,现在已经不可考了,《太史公书》中说的五帝时期已经有了完善的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就和汉字,汉语一样是汉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的标志,也就是华夏服饰。汉服是与我们的民族同时出现的,至于我们民族出现的年代,现在已经不可考了,《太史公书》中说的五帝时期已经有了完善的国家体系,《世纪》中的年代则是在8000年上下就已经产生了天下共主,也就是高与希腊松散城邦的政治体系,在考古发掘中也确实发现了这一年代的古城,都知道民族是产生与国家之前,也就是说,我们民族的历史理应在8000年以上。虽然很多欧洲人并不认同我们我们,但我们却没有必要为了迎合欧洲人而妄自菲薄。毕竟我们的民族是我们自己的事,记住我们的祖先是为了保存我们自己民族的记忆,而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别人的认同与否实在不应该成为我们否定自己的依据。身为华夏子民,首先不应该怀疑自己祖先的存在,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我们也失去了为人之本,失去自称华夏的资格。《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换而言自就是说,礼仪和服饰是区分一个民族的最关键的东西,失去了礼仪和服饰,民族也就失去了他的根本,就好象我们今天说自己是华人,是应为我们说汉语,用汉人的姓氏,过汉人的清明重阳,端午中秋,这些都是礼仪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说自己是华人的依据。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世界上创建了完备的礼仪的礼仪和文化,虽然屡屡受到北方蛮族的侵袭,礼仪和服饰屡屡遭受灭顶之灾。但我们的民族却在8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很幸运的撑了下来,当同时代的民族和比它晚的民族都化做了烟尘,我们还顽强的存在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荣耀,单凭我们也应该自信的面对现代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他们的强盛对与我们民族的漫长生命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的偶然。我们强盛了数千年,近代300多年的衰败也只是我民族的一个小的插曲,它的存在并不会改变我们做为最高贵民族的本质。
但我们民族今天的衰败还是应该引起警觉的,自明季以后,在异族300多年的野蛮统治下,我们的文化遭到了空前破坏,礼仪和服饰被大量篡改和抹杀。但由于异族自身文化的缺乏,我们今天才得以保存总多残存的礼仪,得以保留了我们的文字和和语言,但我们的服饰却已经在异族的屠刀下变的面目全非。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也!”由此来赞扬管仲的功绩。在孔子看来,服饰是一个民族存最明显在的标志,服饰的消亡就意味着民族的民族的消亡。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先辈才会在300多年前不惜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服饰,他们虽然失败但却为民族留下了复兴的种子。从天地会到同盟会,在数代人的奋斗下终于让我们的民族摆脱了异族的屠刀,换来了华夏的恢复。
但300年的时间却冲淡了多数人对于我们民族服饰的记忆,华夏的恢复并为带来礼仪和服饰的恢复。今天流行的华人服饰显然不是孔子口中“披发左衽”的对立面,也并非先烈们当年以生命来维护的华夏衣冠。也就是说并非我们本民族原本的服饰,而是在屠刀下被迫更改的异族服饰。今天,我们的头上已经不再有野蛮人的屠刀,而我们却穿异族的服饰去祭祀先贤与祖先,他们泉下有知当会做何感想?我们有当何目面目去面对那些为了保存服饰而流血牺牲的先辈。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服饰并不重要,但华夏的恢复已经有将进百年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却依就没有太大起色,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民族认同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条。只是,如果连正确的服饰都找不到,又如何能凝聚起民族的认同感?也就难怪孔子和明季的先烈都对服饰如此看中。服装的消失离亡族也就只有一步之遥,只有完善我们残缺的礼仪,恢复我们原本的服饰,我们才可能找会可能找回民族的灵魂,才能避免我们的民族在摆脱异族奴役后还走向消亡。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感受的奥林匹克
下一篇:一个杰出而谦和的美国海军五星上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