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对孩子的培养
一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人类的希望。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访问前苏联时,对在前苏联的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最近
一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人类的希望。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访问前苏联时,对在前苏联的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最近我在广播听到了‘春蕾行动’,是全国妇联、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捐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
既然,孩子是人类的希望,现在的人类又这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那么怎么培养孩子就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培养孩子的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类走到今天,科学虽然已经很发达了,但是人的繁衍还没到无性繁殖的程度,所以母亲就是无人能够替代的。‘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毛泽东的母亲虔信佛教,心地极为善良,对贫穷人富有同情心,她经常瞒着丈夫,送粮送米接济那些贫穷的乡亲们。这种美德,对毛泽东兄妹影响很深。母亲病逝,毛泽东写了《祭母文》和挽联,充分地表达了毛泽东对母亲的无限爱戴,赞扬了母亲那种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勤劳简朴,慷慨厚道的高尚品德;邓小平的亲生母亲通情达理,品行端正,街坊邻里发生什么纠纷,都请她断家务。她对于邓小平的影响很大,她坚决主张让儿子读书,并赞成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新思想。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到更广阔的世界锻炼自己。他只在母亲身边生活到12岁左右,但这12年却影响了他一生。正是母亲的引导和教育,才使邓小平立志离开家乡,远涉重洋,去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爱迪生从小被视为低能儿,只上了三个月学就不得不退学回家,是母亲辅导他自学,使他成为电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母亲是贫寒人家的女儿,读书并不多,却是个开明、果敢、勤于思考、悟性极高的奇女子。在艾森豪威尔前往西点军校之前,她只告诉儿子一句话:“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打好你手里的牌,求得最好的效果。人生同样如此。”母亲的话足以影响艾森豪威尔一生。从此,艾森豪威尔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不会抱怨或者气馁,而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尽自己的所能干好每一件事。我们的身边也不乏母亲教子成才的成功范例。
我对国家实施的‘春蕾行动’很赞赏。我国已经认识到培养孩子要先从将来成为母亲的女童抓起,只有提高全国妇女的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也就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人类需要母亲,中国需要母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如上所述,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母亲都能舍小家,作为新一代的女性,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金贵,一家人都惯着,这实际是畸形的。我们应该全面地锻炼孩子,尤其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我们的孩子成家最低要承担赡养四个老人(有的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义务,孩子能担当得起吗?孩子在家是小皇帝,长大成人建设国家就靠他们,从小处处溺爱孩子,将来谁来做中国的脊梁?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夕阳中的守望
下一篇:创设语文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