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顺耳的声音

那些顺耳的声音

激犯杂文2025-04-16 02:26:37
前些日子,写了一篇文字,他们说,眉眼间有安妮的味道,或许吧,我是最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说好听点,是随遇而安;难听点,就是没主见。自己的很多决定,往往被附加的情节感染,可在某些应该随机的时候,扮演的往往是那个固执的人。
每隔一段时间,就换掉手机和mp3上面的歌,却总会保留那几首最初钟爱,没有新意,没有激情,在很安静的时候,细细的听,似情人窃窃私语,似自言自说,自然,通透,灵性。
ZY曾经用QQ传给我一首《我真的受伤了》,翻唱张学友的。第一次听,就喜欢上ZY的声音,不是我们一直熟悉的声音,是ZY自己的声音。在那浅浅的音符里,用QQ和他不紧不慢的聊着,有一句,没一句。时已凌晨,也觉得时间不是坎,不是休息的必要,直到对方的头像灰暗下去,还是不停的听着那首歌,想着他的故事,想着他所言的伤害。原来经典的曲子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换成属于自己的味道。难怪我们在听一些歌,会产生共鸣,或许身临其境,或许心有灵犀,或许深陷其中。
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常常对偶然从电视,电影里,商店里听到那么几个音符,便会伫立,听那么几个字,然后通宵达旦的在网上搜寻这一段的全部,并不亦乐乎的反复嚼味,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不停的重复,再重复,直到有想呕吐的感觉才停止,这近乎自虐的行为,让旁人不了解。
其实,我只是贪婪了一点。
很多歌,很多曲子,一听并不钟情。在某种情态下,会有以前怎么没注意的感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心态油然而生,于是钟情于它,怀着侥幸的心态,搜索原唱其他的歌,求得类似的曲子,以便重复惊喜(我就是这样听上张靓颖的歌)。只是,能应景的曲子不多,可遇,不可求。如同朋友,如同知己。
喜欢Jay的歌,虽然大人们给出反感的表情,但我和弟弟总会在他们不在家时把音响开得剧嘹亮,他做作业,或者打游戏;我做家务,或者看他打游戏,然后随口比赛念Jay的《夜曲》,谁会快。当然,我总是输的那个,每次念到一半,舌头就会打结。这也是我英语学不好的其中原因之一(为自己找借口)。
2001年,高二,选择文科,在miss陈的班上,每周一,音乐委员会教我们一。二首流行歌曲。那时,知道了Jay的存在,《简单爱》是最初的接触,还记得当初多么排斥他的声音,他的歌,在学歌的过程,一直紧闭嘴巴,翻着Andy的磁带,看着《朱颜记》的歌词。可很多事不是当初能够预料的。一个课件十分钟,在同桌的一本娱乐杂志上,看见闻名已久的Jay居然和我一直暗恋的他神似,于是无可救药的就开始买他的碟,听他的歌(当然,至今仍然不喜欢他的《简单爱》,还是觉得不好听),这点让周围的朋友一直无解。每周放假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出他的碟,使劲看MV。我家电视有段时间坏掉了(那时候条件不好,只有一个电视,一个影碟机),就睡在音响边,一直听,直到睡着,直到妈妈把我从地上揪起来,睡眼惺忪的爬在沙发上,嘴里还没有忘记嘟囔着,别关我的歌。
后来《八度空间》,《叶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萧邦》,《依然范特西》,《我很忙》,《魔杰座》陆续的出来,都细细的听,慢慢的研究歌词,mp3里面塞的也是他的歌。
《威廉古堡》里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很阴的婆婆被他的曲子演绎得好可爱。居然用拉丁文念咒语。很天外飞仙的感觉。
《爸,我回来了》,爸爸却变成了家庭暴力的代名词,每次听这歌的时候,我想的不是爸爸,是妈妈(妈妈是家里的黑脸,我是被打大的,太皮了)。尤其爱听那段大提琴,很压很抑的音符。让心一直沉,不是铅块,不是石块,是情绪的低落。
《最后的战役》是敲诈一个死党的胜利成果。每次看见这碟时,总会觉得暴力管用(我用拳头赢来的)。那时候很是奇怪,为什么他的女主角都这么英国。沉没在他制造的战壕里面,只有缴械投降。
《火车叨位去》这名字,我确实一直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里面那段撞击铁轨的声音很真切。有一种上海的感觉(我的感觉)。
《同一种调调》的确是调调,里面姚明的身影和他的声音,不可思议的和谐,真是奇迹。
《以父之名》,这是我一直拒绝换掉的歌,前奏那段高音是我的最爱,里面铺垫的暗,哀是经典的黑色,Jay扮演的那个角色藏得多么深邃。一个小孩的记忆和城府如此深,复仇的伏笔埋了这么多年,围绕的音符不是压抑,是释放,内心潜藏的情绪,想爆发,在时机未熟的状况一直积累,一直积累……难怪,青青会说,爱听《以父之名》的孩子,其实不快乐。
《止战之殇》里面孩子的眼睛,一直是我心里的痛。
《开不了口》里面的深深遗憾和浓浓不舍。我是开不了口让你知道,是的,我迟到了。在她之前,我没能抓住你。
一群黑色的蚂蚁搬来了《夜曲》。《十一月的肖邦》的主打曲,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于是,我开始听肖邦的曲子,虽然,我触及不了它深处的灵魂,可是,我能够安静。
《迷迭香》里,你的嘴角,微微上翘,性感得无可救药。我知道性感不是胸大,不是浓妆,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息,妖嫚,滋长。或许就是浅浅一弯笑,足以心旷神怡。
《菊花台》随着《满城尽带黄金甲》,走进视线,飘在水上的朵朵菊花,原来辣手摧花也是另一种美,虽然残忍,可也飘零,于是,就开始新的诠释。
《青花瓷》也造就了08年奥运的看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可看出Jay的努力和人气,方文山在这歌词里面让人惊艳,让人难忘。很中国的感觉,很传统的韵味,被淋漓尽致的挥洒开来,犹如看着一滴墨汁慢慢晕开的感觉,等待,舒坦。
《兰亭序》如果出在《青花瓷》前面,效果一定更佳,同《青花瓷》较量,我感觉一个是小家碧玉,一个小家碧玉身边贴身的丫鬟,《兰亭序》就是那贴身丫鬟。小姐先出场了,丫鬟就是再美,也得逊色一番,也难怪很多人在说Jay在向歌迷交差了。其实,根子是一样的,只是先后的问题。用其中一句歌词,就看出来了。独缺你一生的了解。了解Jay?还是方文山?悉听尊便。
蛇是埃及的图腾,于是《蛇舞》很埃及,出在蔡依林的《舞娘》之后,很有借鉴的味道,先不管这两人有什么瓜葛牵扯,单单从歌词子句间,就能感觉一样的味道,虽然曲风不同,味道依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