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无水做饭,城里有水洗车

乡下无水做饭,城里有水洗车

食工杂文2025-11-06 03:12:04
“60多万亩地全部受灾,其中81%重旱,19%轻旱;县内134座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到了‘死水位’状态;另外,县内目前约有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其中多个村庄村民的生活用水仅依靠消防车送水维系。这是湖北黄冈市
“60多万亩地全部受灾,其中81%重旱,19%轻旱;县内134座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到了‘死水位’状态;另外,县内目前约有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其中多个村庄村民的生活用水仅依靠消防车送水维系。这是湖北黄冈市红安县目前的状态”。
“昨日,记者走访红安县内多个旱灾严重的地方看到,绝大部分的水稻田已经长满杂草。一位村民告诉记者,2001年的时候,红安县曾经出现过秋旱,虽然仅仅持续了三四个月,但却令水稻减产了70%,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旱灾的损失将会更大”。(05月29日来源:信息时报)。
笔者的老家就在红安乡下,前几天有事回家老家一趟,看到的情形简直是触目惊心。严重的旱情远不是这一组干巴巴的数字,而是一个个严峻的问题,严重的后果。笔者老家20多口大塘小堰的底部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村子下面低洼处那口1967年打出的、从未干涸过的深井也无水可打了。有很多家村民自打的小水井也只剩下潮湿的泥巴,连起码的做饭、洗菜用水都十分艰难。只有几户人家的井中还能够取点水,维系着目村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全村的200多亩稻田基本上都在晒太阳,三户农民栽种了早稻,因为无水浇灌禾苗早已干枯,耕地里的农作物都都是奄奄一息的样子。连种的一点供自己咽的蔬菜,也因为无水可浇,变成了枯萎状态,许多家庭只好以咸菜作主菜。笔者在家几天,只敢洗一次脸。农民们都忧心忡忡今年的日子怎么过。
但是,与此极不协调的是,笔者一回到县城,就看到几家洗车店都在拉着长长的管子,用那强力的水流向汽车冲刷,哗哗的水流就象一道刺目的风景,让人不忍凝视,心中仿佛有一股锥心的痛。而更让人心痛的是,有些市民除了从媒体上得知干旱以外,对农村的旱情根本无从感知。还是想怎么用水就怎么用水,洗脚城、桑拿浴、美容院、洗澡堂生意还是那样红红火火。有的单位长流水还在继续流,企业的用水大户还是昼夜不舍的运转。在很多城里人的生活里,除了媒体的报道和天上的太阳,他们根本就没有一点大旱的感受。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大旱给农民生活造成的灾难!
是的,城市是市场经济发展最强大的载体,是一个地方发展繁荣最直接的体现,是物质财富最集中的地方,是社会稳定最坚实的基础。保证城市居民用水,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要,确实十分必要。但是,农村也是中国社会的组成部分,农业还长期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不应该被人遗忘,不应该受到冷遇!
考察一下中国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农村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源头,是中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安全的屏障,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发展的保障。农民长期以来为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默默地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因为自然规律和现实考量,农村和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比起城市和市民来说,永远都是弱者,永远都是“二等公民”。在城市化日趋加剧的形势面前,这种城乡差别愈来愈烈。许多地方第一考虑就是招商引资,就是发展工业,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对于正在萎缩的农业、正在沦陷的农村,基本上是顺其自然。农民的声音难以上达,农民的诉求难以得到重视,农民的处境难以进入公众视线。所以,大旱当头,就出现了乡下无水做饭,城里有水洗车的尴尬景象。如果不正视现实,采取措施,而是任其发展,则不仅农村的生态环境会遭受重创,农民的心理也会受到伤害。中国的农村堪忧,农业堪忧啊!
因此,无论是是从对农民的感情的角度,还是从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应该让农村、让农民的生活更好些,都应该保护好农民的生存条件,保护好农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在这种特大旱情等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更应该有最起码的感恩之心,怜悯之情;有最基本的反哺之情,爱惜之意。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停止那些用高压水冲洗车辆的行为,暂时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同时加大对旱情和抗暴的宣传力度,并组织和动员市民们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市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旱情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灾难,逐渐养成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滴水的良好习惯!为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