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自然

万法自然

单人舞杂文2025-05-12 06:07:52
读毕俞平伯的散文,有一种清幽淡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就像是在一个幽静的山谷里,喝山泉时,似甜非甜的感觉。没有几个人的文章能够这么自然而然地使人身临其镜,使人心跳归于平缓,平缓,渐渐地,如慢慢
读毕俞平伯的散文,有一种清幽淡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就像是在一个幽静的山谷里,喝山泉时,似甜非甜的感觉。
没有几个人的文章能够这么自然而然地使人身临其镜,使人心跳归于平缓,平缓,渐渐地,如慢慢入睡的婴儿掉进了梦里。就是这般神不知,鬼不觉,醉了。而似乎又心甘情愿地这般醉意。
这完全得归功于俞平伯有着一种于乱世中,于拥忙里,以一种至纯的心情诗意般生活着的情调。不是强求的享受,不是刻意的寻求,而是完全自然的钟情于平淡而微有感触。所以俞平伯的散文不是无病呻吟的,其真实的心境尽显笔端。一个人活得似乎真实,一睹其文可知矣。
俞平伯的感情是极为纤细的,微妙的,没有大波大浪,其文喜欢写夜月湖山,杨柳桃红,写一些生活中的易被人忽视的小人物,如“卖甘蔗的小女孩”,“渡船上的招牌女郎”之类的。语言甚是天然。正如俞平伯所说的,“文章事业,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一切言语顺乎自然,不得强求。
而与俞平伯一比,如今文坛显得这么矫情,很多写手大产文章,或因应酬,或为投稿,其制造情感,玩弄文字的能力实在是高深莫测,无与伦比,令人生怯。魏剑美说,“文人的人格欠缺,文章自然是软弱乏力。”鲁迅也言,“讽刺的生命是真实。”想必人人皆反对不真实,太粉饰,故卖弄着之文吧。然而大利当前,不动心者少有。这难免让人想起古时候的文者儒士,偶然写几句诗文,也无所存心,不为名利,只是意头所到,便濡毫伸纸。
而俞平伯却是让我好生佩服的。他为生活而写文章,情趣所生之时,便挥笔自如。一切随情所欲,浑然天成。这大概是我之所以喜欢其文章之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我所钟爱的。诚然人皆有能力之别,不可能都能够做到这种“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的天然之境,但可以向之靠近,接近自然,接近内我,接近真实。总结为:万法自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