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尼采

疯狂的尼采

迁贿杂文2025-11-28 03:06:34
在历史上的哲学家中,大概没有谁象尼采那样既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又引起了那样多的强烈的贬斥和非议。影响和非议同样来自尼采独特和—疯狂的—哲学体系。德国哲学家尼采生于1844年10月15日,幼年丧
在历史上的哲学家中,大概没有谁象尼采那样既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又引起了那样多的强烈的贬斥和非议。影响和非议同样来自尼采独特和—疯狂的—哲学体系。
德国哲学家尼采生于1844年10月15日,幼年丧父,从小在祖母和母亲的抚养下长大。他爱好音乐和诗歌,对祖母讲的拿破仑的征战故事入迷。拿破仑和歌德是尼采终生崇拜的人物,他们象征着尼采哲学崇尚力量和艺术的两大特点。1864年,尼采到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语言学,成绩优异。1868年,尼采被任命为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哲学系不经考试答辩就授予他博士学位,当时他不满25岁。1872年1月,标志着尼采哲学生涯开始的第一本著作《悲剧的诞生》发表,从此尼采开始了他对现代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审视和批判,创造了他的以崇尚力量为核心,以重估一切价值和非理性主义为特点,以呼唤超人的降临为诉求的哲学体系。1891年,尼采在写完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曾宣布他将写作一部大作,为此他准备了5年时间。然而,他还未来得及将自己的写作计划付诸实现就发疯了。此后,他虽然还生活了11年,但神志已经错乱,尼采常常不断地大声胡说,并写了许多谁也看不懂的古怪离奇的信,他分不清钱币的面值,以致于用金币去购买便宜的蛋糕——这位“大彻大悟”的哲学家成了一个真正的疯人。
尼采的哲学体系和他的最终结局一样,尽管其精美的风格和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影响了一大批哲学家和作家,诸如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德里达、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鲁迅等等,然而就其伦理观和历史观的总体而言,尼采的哲学具有贵族主义和反人民的特点,他的哲学上的洞察力是非理性和疯狂的。例如尼采认为西方文化的主要弊端是它的伦理主义,他断言“伦理是一种颓废的病象”,并自称“我是第一个非伦理主义者”,他把是增强还是削弱人类力量作为善恶及幸福的标准,“什么是善?凡是增强我们人类力量感的东西、力量意志、力量本身,都是善。什么是恶?凡是来自柔弱的东西都是恶。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力量增长和阻力被克服的感觉。什么东西比恶行更有害?主动地怜悯一切失败者和弱者。”尼采反对作为西方传统的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反对基督教,认为基督教宣扬的是奴隶的道德。他攻击社会主义,“我最痛恨社会主义者那种贱民,他们是下等民众的使徒,这类人摧毁了本能、快乐和工人对自身卑微地位的满足感,他使他们妒忌,教他们报复,错误的根子绝非不平等的权利,而是对平等权利的主张。”他贱视女性,“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尼采的历史观充满贵族主义色彩,充满俾士麦一类强权人物目空一切、贱视人民的特点,“依他的意见,多数者应当只是极少数人完成优越性的手段,不可认为他们有要求幸福或福利的独立权利,他提起普通人习惯上称作‘粗制滥造’的,假如他们的受苦受难对产生伟人是必需的,他认为这件事就无可反对。”(罗素)
应该说,在明目张胆地宣扬强权、宣扬非道德主义、宣扬强者贱视一切弱者的权利方面,尼采哲学达到了哲学史上空前的高度。在这个意义上,尼采的学说经过变形之后,受到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格外亲睐,就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结局了。其之所以如此,它所揭示和代表的人类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危机、思想危机和人性危机都是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警惕的。我们知道,哲学是时代思想的精髓,占人类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利益福祉始终是哲学思想关注的焦点,哲学应该代表一个时代人民的利益和精神上的成就。昂昂然生存于天地之间,人之为人的本性告诉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人绝对没有贱视作为自己同类的另一个人的权利,代表人类智慧和良心的哲学家更加没有!在人类哲学史上,从宣称“美德即知识”、“唯有有德者才快乐”的苏格拉底到崇尚“理想国”的柏拉图,从追求“人生而平等”的卢梭到敬畏道德律的康德,从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者到追求一个没有人剥削人、没有异化的平等、自由新世界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不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他们向往世界的文明和理性、崇尚人民的平等和幸福的精神指归是相同的,他们的追求人类社会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公正的道德诉求是一以贯之的。他们无疑代表了人类哲学精神的主流,代表了人类理性和人类文明在观念和道德上的发展和进步。而那些打着“改进人类”的旗号践踏人类道德、践踏人类理性的所谓哲学家尼采之流,则只能沦为为人民所不耻的肮胀的小丑和历史的耻辱。
对尼采贵族主义反人民的哲学思想的分析和警惕在现实中不无意义。中国社会1911年推翻满清王朝,1949年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社会中高人一等、普通人民只能俯拜仰视的皇帝老爷们一去不复返了,但社会上那种强势者广泛占有社会资源,弱势者仅有立锥之地的社会格局,居上位者可以在社会利益、甚至道德法律上全身进退、游刃有余,居下位者只能在一切有关精神、物质的诉求方面紧张、不安、局促地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社会导向,以至一切带着封建时代霉臭气息的贱视普通民众的福祉利益的非道德和非理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习惯,在声称人人平等,改革开放近30年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然广泛存在吗?我们来看看媒体的披露:先说社会危害巨大的腐败问题,我国每年检查机关立案侦查的腐败案件近2万件,每年因腐败造成的损失至少有数千亿元。2003年媒体频繁引用的一组数字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嫌犯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而有美国媒体指出,中国外逃贪官远不止4000人,在洛杉矶、纽约、夏威夷、休斯敦、温哥华、多伦多,经常可以看见不少开超豪华轿车,珠光宝气的中国男子,行踪诡秘,偶尔在高档餐厅喝酒时谈论,说当初出来时弄的钱太少,现在外逃的官员搞的钱大大超过了他们。在伦敦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那些乳臭未干的小留学生被英国人称之为“中国阔少”,这些“中国阔少”们出手阔绰,行有车,食有鱼,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是中国的贪官污吏。再对照的看看中国的弱势群体,据资料显示,中国城镇贫困人口不低于2140万,农村贫困人口在9000万到1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