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悲哀

诚实的悲哀

兼人之量杂文2025-10-30 02:17:59
常听到人们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愤怒的叫骂声,也常听到人们被蒙骗后诅咒,人欲横流、世风日下的埋怨和感慨,更是不绝于耳。因为,社会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是有根源的。曾记得读小学时的一篇课文,少年英雄刘文学为了保护集体财产而与地主王荣学英勇博斗,终因年幼力薄,被地主王荣学活活掐死。他是为了保护集体财产而献出生命的。为此,国家民政部授予了他烈士的荣誉。当时觉得刘文学真是好样的,心里对他无比崇敬。然而,今天回想起来,当年的地主王荣学因饥饿而趁夜黑无人偷摘了生产队的几个辣椒,也是出于无奈。他还曾害怕事情败露而招致惩罚,拿出一块钱想收买刘文学,说明他是害怕被专政的。但刘文学不为所动也不惧威胁,高声大喊“谁要你的臭钱!”使一件小事演变成了敌对的阶级斗争。刘文学是诚实的,也是好样的,但如若他还活着,又经历了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经历了金钱至上的洗礼之后,他是否还会保持着“谁要你的臭钱”那样的忠诚?
那些年月里的这运动那运动,教会了人许多东西,也让人丢掉了许多东西,包括诚实、善良、友爱。曾几何时,意识形态要求我们不能有人间的亲情,只能有阶级感情,从而使我们的心灵上曾留下过那样的历史:那些敢于与家庭出身决裂的人,成为了英雄;那些因互相揭发而夫妻反目的人,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生死之交互揭老底成好同志成了最讲原则的革命楷模。而那些不与出身不好的家庭决裂的人,一律成了狗崽子;那些至死也不批老上级老领导老战友的人,成了没有阶级立场、敌我不分的糊涂蛋。所以,我们很多人学会了“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古训;学会了见风使舵手察颜观色;变成了识时务者的时尚俊杰。于是,客气话、假话、好话、恭维话奉承话纷纷涌到了我们的嘴边,飘向了我们的耳际。唯独真话,说不得。一说准会被扣帽子,准会惹人不高兴。等到我们听惯了好话、大话、空话并深受其害之后,我们才知道真话是那么地难得,那么地珍贵;才知道虚伪的可怕、可恨和可恶。这时候,艺术话便来到了我们身边。然而,艺术话比恭维话奉承话,又高明了多少呢?于我们的生活又有多大的帮助呢?某县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县长汇报说我县“十五”期间经济增长率为15%,市长听了,马上纠正说“我得到的数字是13%,你们是不是掺水了。”坐旁边的县委书记马上抢过话头说,“不是掺水,是统计口径不一致”。与会人员会心而笑。艺术话冲淡了令人尴尬的场面,体现了书记出众的口才和圆滑机变,却无法改变统计的口径,也不能改变增长率的事实。汉武帝让东方朔跳水自溺而死,东方朔假惺惺地跳入河中扑腾了两下又上了岸,然后急忙跑到武帝跟前说,“回陛下,河中的龙王不让我去死。”武帝问其由,东方朔答说,“龙王说了,当今天子是明君,你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会陷明君于不仁不义。”武帝听后笑而赦免了东方朔不死。
很多时候,我们对说谎者的宽容,不是因为谎言本身是否善意,是否不具备恶意的欺骗,而是谎言的艺术性是否高妙,谎言的出炉是否有足够的理由。
上月我的房客来了一个小男孩,活泼好动得实在可以。他到来的第一个晚上便与左邻右舍的四个孩子混得很熟,出出进进一起玩儿都分不出彼此了。小孩儿们喜欢和他玩,大人们却不喜欢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和他玩儿。因为他太牛了,又伶牙利齿的,还敢与大人辩驳较真。不过,透过他顽皮的外表,我还是看到了他为人诚实纯朴的一面。有一天晚上,好动的他挤到已经坐满了人的轮胎上蹦跳,坐在那上面的两个大人喝止了他。他说你们坐在轮胎上又不玩儿,可以过去坐凳子。一番争执之后,有大人提出划拳赌输赢,谁输谁去坐凳子。结果第一轮让他划赢了,第二轮他又赢,但有大人自告奋勇说也要和他比一下,于是第三轮他输了。合起来,三盘两胜,他应当可以坐轮胎的,但人们有意逗他玩,又说让他和邻居孩子比静坐,谁先动谁输。结果坐的过程中,有大人骗他说你爸叫你了。他于是开口说话,又动了身体,算输了。他不服。理由是他的动和说话是因为你们骗了我。然后又让他们比数数,从一到数一百,再从一百倒数到一,不许出错。他也认认真真地做了,最后邻家孩子因为才上幼儿园大班,数数也没有获胜的把握,中途溜了。他也知道邻家的孩子跑了,但依然坚持到数完后,才追到门口去叫那个邻家孩子出来比。大人们被他的认真劲给逗乐了。我却乐不出来。孩子做事那么认真,可见他是守规矩的,他虽然顶撞大人,但他是遵守游戏规则的。这是孩子诚实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大人们却只当逗乐子,把孩子最天真的诚实当成了儿戏。
我不知道,这么一次小小的游戏,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我知道孩子将来长大以后,如果有不诚实的表现,那肯定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联,和大人们对他的态度有关系。
我们呼唤诚实,希望别人对自己诚实,却不知道最应该诚实的首先是自己,却不知道诚实是一以贯之的。当诚实的付出,得不到诚实的回报,就象爱的付出却得不到爱的回报一样,有谁还会乐意付出更多的呢?
社会上有了不诚实的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原谅了不诚实,并把没有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诚实行为,当成是可以原谅的善意谎言;可怕的是我们把不诚实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自我解脱的理由;可怕的是不知道孩子今天的小谎言,总有一天会演变成天大谎言、恶毒的欺诈。
凡果皆有因,说明事物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那么,我们今天面对那么多的谎言,遭受了那么多的欺骗,不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吗?然而,我们依然不准备为诚实喝彩,不打算赞叹诚实的勇气。那么诚实会自动地走进我们的生活里来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