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康熙王朝》有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电视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开始陆续进入家家户户,成为继留声机、收音机、录音机之后,成为当时的一种可供消遣娱乐的新兴工具。儿时的记忆中,打开电视机在当时就是一种时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电视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开始陆续进入家家户户,成为继留声机、收音机、录音机之后,成为当时的一种可供消遣娱乐的新兴工具。儿时的记忆中,打开电视机在当时就是一种时尚,虽说频道很少,来回也就这么几个,不过这对于当时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就好比电脑刚刚进入我们的生活一样,很是新奇,拥有一台是一种骄傲一样,深受人们的追捧。记得当时的电视剧并不象现在一样泛滥,当时收看一部电视剧往往中间是没有广告的,广告也不多。类似《上海滩》、《霍元甲》之类的影视作品这个收视率绝对高的惊人。几乎只要一播放,家家户户有电视机的都会收看。后来又出现了古装剧,我记忆深刻的有马锦涛版的《倚天屠龙记》、郑少秋版的《戏说乾隆》,在印象中这是我收看的第一部讲述古时帝王的作品。虽说那时还在念书,可绝对不能拉下一集。不像现在讲述清朝帝王的作品特别多。有些作品更是粗制滥造,毫无可看性。
不过我看过的这些有关清代帝王的电视剧中,我首推的是根据二月河先生的作品《康熙大帝》改编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看完以后让我感触颇多。与以往的一些讲述帝王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原著也因为电视剧而购买并阅读,虽说原著与电视剧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毕竟电视剧是经过改编的,不过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都是一样精彩,原著写的不但精彩,而且更体现了二月河先生极深的文学功底,不愧是红学家,格式也完全是古典小说的章回形式,有回目有诗词曲赋。后来还购买了二月河的另两部小说《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可谓部部精彩。
回到主题继续讲述《康熙王朝》,这是一部讲述康熙皇帝一生的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为一代明君的心路历程,七岁登基,可以说还是个不经事的孩子,摆在他面前的是政局的不稳,当时辅助的四个大臣:作为首辅的索尼自立一派,鳌拜与遏必隆为一派,苏克沙哈自成一派,而此时的索尼保持所谓的中立,完全是隔岸观火、作壁上观,静待朝局的发展。这使得鳌拜的势力迅速扩张,他已经严重的危害到了康熙的皇权,就在这样的得势情况下,康熙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帮助下逐渐开始长大,开始懂得他周围的环境,明白了自身存在着危险,所以想方设法想铲除鳌拜,而他的祖母是希望在稳中求胜。在铲除鳌拜的时机没有成熟之前,要谨慎行事,一要迅速的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二要依靠能利用的人。对这三派要防但也要利用,将矛盾的战火燃烧在他们之间,不能让他们三派成为一个整体,不然到时候他们就一致对付康熙了,这样康熙的皇权就岌岌可危了。
而此时在孝庄河康熙自己的努力下,在迎娶赫舍里氏为皇后开始亲政后,康熙逐步的积累了一定的见识与自己的势力,也赢得了索尼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运用了智谋通过几个库布也就是一些年轻的侍卫,一举将鳌拜生擒活捉,将鳌拜党羽一举摧毁。皇权、政权得到了稳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三藩就成了他心头之患,三藩在清王朝建立之时设立的。而经过多少年的经营,已经很具规模,拥有自己的部队,朝廷每年都会拨出一大笔款项给三藩,势力越来越大,随时可能影响到康熙的皇权,这成了康熙的心头之患。然而三藩的势力极大,以吴三桂为三藩之首,其余两藩为尚可喜、耿精忠。他们联合起来的话势力确实不容忽视。而最终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康熙毅然的裁撤三藩,导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联合起来作乱。作乱之时因当时的通信十分不发达,以致康熙被蒙在鼓里,得知后十分慌乱,心神不宁,一度曾要退位。当然这是影视作品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但这说明了此时的康熙皇帝并不是很成熟。皇帝也始终是人而已,他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后又因孝庄的劝导已经谋臣的出谋划策,使得康熙重振旗鼓,耗时7年平定三藩之乱,使得朝局再次稳定。
东南沿海时常有海警发生,台湾郑成功后人占据台湾并称王,时常派遣海军舰只对台湾沿海福建等地进行骚扰,掠夺财物钱粮。有远见有智慧的康熙,为使得江山稳固,王朝繁荣,成立了大清水师,准备收复台湾。启用人才,制订功台方略。历时数年,终于收复台湾。
随后开始平定准格尔可汗戈尔丹。最后也成功的平叛成功,使得大清江山得到了稳固,并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将所有的边境问题全部解决。
康熙十分能生育,拥有的子女非常众多,这也是引以为傲的事情。在康熙初起就设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准备将皇位传给他,胤礽做太子四十多年,在当时来看已经属于大半个老头了。而康熙也属于高寿的皇帝,因此胤礽有时候就按耐不住,想着提早登基,有些事情也做的十分荒诞,因此康熙忍痛将胤礽废除太子位,没过多少时候又重新立他为太子,可见他对胤礽的喜爱,可最终胤礽实在没能让康熙安宁,最后仍被废黜。
一旦太子被废,意味着皇权可能会降临到任何一个皇子的头上,而康熙的儿子十分多,成年的皇子也众多,因此开始相互争夺皇位,开始了一场明争暗夺的夺嫡大战,这让康熙十分头痛,可能这也是困让康熙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朝臣有的贪污有的结帮成派,各自为康熙死后继任者的问题忙碌,这也是他们为了今后自己的前程忙碌。康熙在一次朝会上激扬陈词,这场戏堪称经典,是整部作品中的一个亮点,这让很多人为之动容,并题写了‘正大光明’匾额悬挂于此殿上。
可以说,此剧将康熙的一生中几个重要的事件表现出来,不是一味的赞颂,而是将康熙此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他一步步从一个孩子登上皇位,开始在宫廷的斗争风云中茁壮成长。面对外部的波涛汹涌的时局,从惊慌彷徨,到处变不惊。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困境和危难中锻炼自己,终于奠定胜局,稳固了自身的权利,稳定了江山。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封建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也是拥有子女最多的一个皇帝。成为清王朝一个非常举足轻重的有为的皇帝,并开创了康乾盛世。使得清王朝在他之后直至乾隆晚期走向了最鼎盛的时期。
其中有一句台词我挺欣赏的,最后也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人是需要磨砺的,不磨不成器”。历经风雨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眼前的一切。敢于面对风雨的并不一定是真勇气,敢于在风雨中挑战自我的极限,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