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来附庸风雅
有人附庸风雅,风雅才能风雅下去——余光中。看到这句话时觉得特有趣特有道理,于是被吸引着读下去:附庸风雅的人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至是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
有人附庸风雅,风雅才能风雅下去——余光中。
看到这句话时觉得特有趣特有道理,于是被吸引着读下去:附庸风雅的人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至是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真是快慰人心!读罢回过神来:自己此刻又在做什么?附庸风雅么?到底附庸风雅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找来字典,附庸:依附。风雅:本指《诗经》中的《风》和《大雅》、《小雅》,后泛指文化。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装出自己很有文化修养的样子。
在此之前,附庸风雅在我眼里一直是个中性词,如今才知道,自己在对此词的定位上出了偏差。这么说附庸风雅的人一般都是虚荣的,那么它应该是贬抑词。
女人是有绝对有虚荣心的动物,我便是其中之一。但幸好是在一个良性循环中不断刷新推进,才令我不至迷失。如此的状况体现到我的思想、文字上,即而蔓延到我的嗜好、言行上,并逐渐渗透到骨子里。我想我是个彻头彻尾虚荣的女人。汗颜于把自己定义成“附庸风雅的女人”,这么说本身就是附庸风雅。
只是虚荣也好,附庸风雅也罢,又有何妨呢?凡事随心达意就好。若付出之后有回报,能够随我小小之心,达我微微之意,我便无它求,便会有滋有味地和活下去。
在当今的社会大局下,“和谐”做为一个“关键词”被较高频率地使用,我想内心的和谐应该是附庸社会之风雅的表现形式之一吧?就像余光中先生说的那样,文化的旺盛需要一撮人推波助澜,社会文明的核心正是那波澜,而附庸风雅的人,就是波澜激起的浪花,更显波澜之壮阔多姿。
做一朵附庸波澜的无名浪花,实在是件有情调又很惬意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多余的解释
下一篇:情人节里想到一宗离婚案
相关文章